记者近日从市统计局获悉,去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市坚持统筹推进疫情常态化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聚焦“打造名副其实第二经济强市”目标,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疫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全市经济运行呈稳定恢复、持续向好态势。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四千亿元,达4001.55亿元,稳居全省第二,比上年增长4.2%。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4001.5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2%。分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3.8%、5%和3.7%;三次产业结构为11.5:40.5:48。分季度看,全年四个季度GDP累计增速分别为-3.4%、1.1%、2.8%和4.2%,全市经济呈“V”字型反弹增长,呈现出“一季度骤降探底、二季度止跌企稳、三季度加快恢复、四季度稳定向好”的发展特点,经济发展韧性和活力凸显。
农业生产形势稳定。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93.47亿元,同比增长4%。粮食生产稳中有增,全年实现粮食产量293.15万吨,同比增加0.36万吨。生猪产能持续提升,生猪出栏351.46万头,同比增长1.6%,生猪存栏292.61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27.28万头。
工业生产增长稳健。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其中12月增长8%,工业生产恢复到正常水平。主导行业稳定增长,全市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8个行业工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达71.8%;十大支柱行业中,食品、机械和电子信息制造业分别增长9.4%、15.5%和29.6%,合计拉动全市规模工业增速4.9个百分点。
服务业生产稳步恢复。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拉动GDP增长1.8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5%和18.3%,是服务业恢复的主要支撑力量。旅游市场快速回暖,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579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79亿元。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全市物流业总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1061.09亿元,同比增长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