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巴陵石化年产60万吨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原料装置,硫化氢制酸单元顺利引入硫化氢废气。至此,该项目新建的国内规模最大(年产60万吨)发烟硫酸装置全流程贯通,一次开车成功。
该项目硫酸装置分为硫磺制酸单元和硫化氢制酸单元,其中硫磺制酸单元10月9日一次开车成功。硫化氢制酸单元是项目配套的环保装置,可将上游煤气化装置产生的尾气(废气)硫化氢转化为下游装置所需的生产原料硫酸,不仅能提高系统硫回收率,还可以节约尾气处理成本。
据介绍,该装置采用硫利用率较高的“两转两吸”(两次转化配合两次吸收工艺)硫酸生产先进工艺,并配套低温热回收和双氧水尾气脱硫工艺,在发烟硫酸装置领域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装置副产中压过热蒸汽和低压蒸汽,直接并入蒸汽管网,清洁低碳安全。
该项目开车准备期间,巴陵石化新区己内酰胺部原料装置安排人员提前进驻,完成填料安装、管道吹扫、设备酸洗、仪表测试、管道标识等工作,并连续加班20余天,确保装置合格。10月19日,硫磺制酸单元顺利产出合格发烟硫酸,后续完成开车母酸引入。至11月底,该装置累计生产硫酸逾5.4万吨,每小时为下游己内酰胺装置稳定供应49.5吨烟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