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市派驻平江县石牛寨镇桂林村工作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引,按照“一三五”基本思路,积极践行“一线工作法”,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部署,团结村支两委、党员群众,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两促进”,实现脱贫攻坚与集中攻坚的有效统一、无缝对接、齐头并进。桂林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0户508人,2017年底全村未脱贫贫困户55户182人,2018年脱贫52户173人,仅3户9人未脱贫。“四房”摸底共计115户,今年5月底全部拆除完毕,拆除“四房”面积14000多平方米。桂林村的“两项攻坚”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赞誉。受到了市脱贫攻坚大会战指挥部、市派驻村办的多次表扬。主要做法是:
一、提高政治站位,扛牢责任担当。市派驻桂林村工作队的后盾单位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坚持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将脱贫攻坚、驻村帮扶贯穿始终,把“两项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完成,“一把手”亲抓亲管。特别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许平亚今年先后五次到桂林村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和农村环境集中整治工作,走村庄入农户,看村庄环境看屋场卫生,到村镇排污工程实地考察,到农户“空心房”拆除现场督查,走村串户解决难点问题,广泛听取党员、群众代表意见,为桂林村“两项攻坚”把脉会诊,提出了“两手抓”“两推进”的工作思路。主持召开十多家后盾单位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参加的脱贫攻坚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联席会,征求意见不断完善《桂林村2019年帮扶工作计划》和《深化农村“空心房”整治推进村庄清洁行动集中攻坚工作方案》,确保了工作有效推进。近两年时间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60多名中层以上干部与桂林村贫困户“结对子”,上门走访700多人次,解决困难问题100多个,得到帮扶对象的一致好评。
二、摸清全村底子,夯实扶贫基础。平江县石牛寨镇桂林村地处石牛寨东部,由原桂林、南岭、罗龙三村合并而成,面积10.1平方公里,管辖34个村民小组,625户2813人,党员93人,耕地面积2083亩(其中水田1860亩),林地面积9975亩。驻村工作队入村后,第一时间熟悉扶贫政策,掌握村情民情,进一步完善档卡资料,边走访边采集,深入了解贫困家庭基本情况,经济来源,致贫原因等情况,确保逐户逐项的档卡数据与实际情况的一致性。桂林村建档立卡的130户508人的档卡资料全部进行了整理完善和有关的变更工作,55户182人的资料逐户逐个逐项进行了核查,尤其是在家庭收入计算上,层层把关,确保预脱贫户真正达到“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严格村出列,户脱贫程序,真正做到:扶真贫,真脱贫。
三、抓实产业扶贫,巩固扶贫成果。根据桂林村的实际,提出了“精准扶贫,产业先行”的工作思路。按照“四跟四走”以及“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原则,出台了《桂林村扶持贫困家庭产业发展八项举措》,着力在养殖、种植等“短平快”项目上下功夫,注重产业发展实效。凡贫困户养鸡鸭鹅等家禽总数在30只以上、养猪2头以上、养牛1头以上、养羊3只以上、养鱼年产量在100公斤以上、养蜂3箱以上和从事农作物、山茶种植等能增加家庭经济纯收入2000元以上的给予500至2000元的补贴。八项举措的出台,极大地调动了贫困户从事产业发展的积极性,95%的贫困户拿到了2000元的奖补资金,5%的贫困户拿到了1000元的奖补资金,就连因病致残致贫的贫困户李四娥,都转着轮椅,喂养鸡、鸭、鹅。今年年初,我们率先提出了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产业、就业;脱贫不脱帮扶的工作思路。继续执行《支持贫困家庭产业发展的八项举措》;要求“百企联百村”企业安排贫困家庭劳动用工10人以上,致富带头人安排结对帮扶户1人以上就业;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四房”拆除、水渠、排污沟清理及其它临时性调工等工作,优先考虑贫困家庭劳动力。为进一步巩固扶贫成果,以2017、2018年已脱贫对象,低收入人群、发生天灾人祸家庭为重点,分类管理,动态监测已脱贫群众,确保脱贫成效稳得住,防止边脱边返,根据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供产业帮扶资金10多万元。
四、完善基础设施,美化村容村貌。根据桂林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薄弱的现状,按照“全面动员、全民参与、全域推广、全方位提升”工作总要求,压茬推进、务实求新,强力推进农村“空心房”整治,争取了整合资金、项目专项资金、10多家企业赞助金,共计650万资金,新修硬化村组及入户公路13公里,高标准农田水渠改造3700多米,山塘修缮加固11处,新修村民活动中心、村级文化广场及镇志愿消防队工作站,新建安全饮水工程3处。今年,争取到后盾单位人居环境整治及专项项目资金共93万元,清理村内沟渠塘坝4000多米,清运生产生活垃圾300多吨;购买铁丝围栏16000多米,农户家禽全部实现圈养;建设农户小菜园、小庭院,架设竹篱笆2000多米;在村庄公共区域、村民屋前屋后、公路沿线两侧义务植树3500多株;在拆除“四房”后的宅基地97%以上进行了复垦,栽种蔬菜、大豆、玉米、油茶树等经济作物;在荒山荒地上栽种杉树苗150亩,油茶树40亩;投资近30万元新建镇村集中排污及污水处理工程。为深化农村“空心房”整治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积极走访宣传,强化长效机制。今年,根据村支两委包片包组包户的责任分工变化,及时调整四名工作队员与村支两委一道分片包干,协助村支两委工作,对贫困户实行动态监测、分类管理,掌握本片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产业开展情况、劳动就业和临时性用工情况等。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广泛宣传发动,把政策讲清楚,把底数摸清楚,把责任分清楚,村干部、党小组长包片、包组,党员包户,责任到人,任务倒排。驻村工作队坚持每月走访贫困户一次以上,每两月走访已脱贫户一次以上,宣讲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既扶贫,更扶志,消除部分贫困户“等靠要”的思想,累计发放宣传册、明白卡等相关资料1000多份,组织贫困户集中学习种养殖技术。积极开展“村民大走访活动”,要求工作队员每季度入户走访全村所有村民一次以上,了解村民家庭生活情况,征求广大村民对驻村工作队和支村两委的意见和建议,尤其是一些信访苗头的问题,做到即时上门即时化解。有针对性地解决贫困户的合理诉求,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让村民切身感受到“两项攻坚”带来的积极变化,进一步提升认同度和满意度,让政策落实落地,生根发芽。
六、严明队伍纪律,敢于真抓实管。市派驻桂林村工作队始终坚持抓作风攻坚,促脱贫攻坚和集中攻坚。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坚持每日签到考勤制度,除特殊情况外,每位队员保持在每月驻村时间24天以上,节假日双休日采取轮休办法,保持工作队24小时有人在岗。队员回单位完成临时性工作1天以上的必须由单位出具书面函,报总队、市派驻村办批准方可,坚决杜绝“走读帮扶”“挂靠帮扶”。工作队员坚持每日填写《工作日志》,坚持每周工作例会制,专题小结安排帮扶工作,做到了“周有小结安排,月有总结计划”。驻村工作队长在项目资金管理上做到了“三不签”,即:违规资金使用不签,项目资金“四议两公开”程序不符不签,使用资金不明不签;驻村工作队履行了“四不”承诺,即:不向村支两委提出不合理不切际不合规的要求,不做违反桂林村党员群众意愿侵害其利益的事,不插手村级项目建设的工程发包,不在村级财务报销工作队员的任何费用。
总之,市派驻平江县石牛寨镇桂林村工作队按照市委市政府、市扶贫办、市派驻村办决策部署,在后盾单位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驻村工作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奋斗、顽强拼搏,使桂林村在脱贫攻坚的重大政治任务中交上了满意的答卷,在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工作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实行乡村振兴战略,描绘农村发展新蓝图指日可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