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派驻村工作 > 县区工作
【屈原管理区】不忘为农初心 促进乡村振兴
来源:中共岳阳市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21日   【字体: 】   点击数:

屈原管理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农村工作暨市县乡负责干部大会精神,始终围绕市委和生书记提出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清清爽爽”工作目标,按照G240“乡味长廊”的创建要求,在打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仗”中,尽锐出战、冲锋在前,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我区的主要做法是:

一、高位推进:变“小干”为“大干”

我区认真践行“小干大困难,大干小困难”的新理念,将各乡镇、村组工作实践中总结的攻坚克难经验转化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齐抓共管工作局面,成立了由区委书记、区长牵头的指挥部,区乡村三级书记担任“一线总指挥”和第一责任人,党政主要负责人联村督导,全面落实乡街班子包村、联点单位包片、支村两委包组、共产党员包户的“四包”制度,选派党员干部309人驻村联点、蹲片带村,做到镇村全覆盖、城乡全覆盖、任务全覆盖,实行日通报、周调度、月讲评工作机制。动员“五老一新”、学生、妇女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掀起整治热潮,形成集中整治的全民“大合唱”。

二、全域推进:变“片面”为“大面”

我区一改单纯的垃圾清扫,对标市定任务,明确了“四清四化”、“四拆四包”、“四个提升”的工作思路。从清理垃圾入手,实行环卫外包,建立绿色银行14个,实现垃圾及时收集、转运和处置,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全面清理沟渠,落实河湖长制,开展“治四乱”专项行动,清理各类沟渠1292千米。退养畜禽12万平米,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0%。扎实开展“四拆除(‘空心房’、违建房、危险房、零散房)”,全区共拆除“四房”53.2万平米,3000多亩闲置的建设用地复垦成为良田良地,新增粮食产能300万公斤。

三、融合推进:变“被动”为“主动”

我区结合实际大做融合文章。破解原先单项工作推进的制约和束缚,将整治与改革融合起来,在“空心房”整治土地指标上搞“腾挪”抓开发促交易,筹措资金1.5亿元,一举解决“有钱办事”的问题。将集中整治与产业建设结合起来,着力发展都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正在创建的“芈月故里、水上草原”3A级景区,今年已接纳游客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00多万元,农民人均增收1200余元。将集中整治与生态修复结合起来,沟渠、塘坝以及田间地头垃圾污物清理率100%,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全面实施,让农村回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样子。

四、长效推进:变“人治”为“自治”

我区在探索和建立长效机制建设上下实功,逐步引导群众形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办”的观念。推进集中规范建房,全区引导建设8个30栋以上配套设施较完善的农村集中建房点,一个个精致精美、整齐整洁的秀美新村让人羡慕,义南村获评“全国文明村”。建立卫生长效保洁制度,实行门前“三包”,每户缴纳300元监督基金,由村民理事会管理,定期评比,张贴“红黑榜”,推动群众由“要我干”向“我要干”转变。持续推进“治陋习、树新风”活动,各村均形成“一策(工作方案)、一会(红白理事会)、一约(村规民约)、一队(文明劝导队)”的移风易俗模式,全区殡葬改革实现火化率、进公墓率100%,农村既有新貌、又有新风。

今后,我们将按照市指挥部要求,做好常治长效工作。

(一)抓好日常保洁的长效机制

一是抓好基本自觉,建立卫生监督基金,落实门前三包制度,推进垃圾分类处置。二是抓好基本责任,定时、定人、定标准、定内容,落实好路边、渠边、广场等公共区域卫生保洁。三是抓好基本保障,在人员队伍上,各村(社区)建立保洁理事会,健全保洁员队伍;在经费上,纳入镇村两级财政预算。四是抓好基本制度,完善村规民约,村民自我约束;建立卫生评比机制,村民自我监督;建立投入机制,村民自我参与;实行定期劝导,干部长期联点;实行奖优罚劣,激活镇村动力。五是抓好基本考核,提高年度综合绩效考核分值;实行单项评比,一周一查,半月一小评,一月一中评,一年一大评。

(二)抓好规范建房的长效机制

1.完善规划设计。依据村庄规划,突出建房地址、建房规模、建房式样等要素,完善集中建房点规划设计并予以公示,让村民家喻户晓。

2.加强后续管理。对基本建成的建房点,搞好绿化美化亮化;对投入使用的建房点,建好垃圾、污水等处理设施,确保建房点整洁美观,村民居住舒适。

3.严把审批关口。对申请集中建房的村民要核实户籍、宅基地等相关信息,规范审批。

(三)抓好移风易俗的长效机制

1.抓“自治”,实现乡村治理有力。将规范村民建房、“空心房”整治、环境卫生治理等事项纳入村规民约,持续推进“一策、一会、一约、一队”的移风易俗模式。

2.抓“法治”,实现乡村治理有序。实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建立网格化的治安管理平台,开展扫黑除恶、打击“黄赌毒”等专项行动,营造区泰民安的和谐环境。

3.抓“德治”,实现乡村治理有魂。广泛开展“党员示范户”、“文明卫生户”、“道德模范户”评选等活动,营造崇德向善、诚信友爱的社会风尚。扎实推进“刹人情歪风、治婚丧陋习、树文明新风”专项行动,“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成为新风尚。

 
 
打印本页 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