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距离”沟通 “百分百”纾困

来源:市工商联    2022-08-23 14:58    字体: - +

今年来,我市创新开展“企业家沙龙”活动,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困难与问题,为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优化营商环境,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高位推动,为沙龙“定调”。一是领导亲自参与。市委高度重视“企业家沙龙”活动,将其纳入常委会工作要点。普华书记多次就活动开展作出指示、提出要求,亲自确定主题,多次在重要会议、重要活动上安排部署、强力推进。并亲自参加第四期沙龙活动,与企业家面对面互动沟通交流,针对企业家提出的问题现场进行交办,责成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一一回复并作出承诺。二是做好顶层设计。李挚市长主持召开市非公经济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出台《岳阳市企业家沙龙实施方案》,并强调要顶格倾听、顶格服务、顶格支持。邱虹部长从活动方案的出台,到企业走访、问题收集与交办等环节都亲自参与、严格把关,先后4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主持召开4期“沙龙”活动。整个活动形成了诉求收集、问题交办、跟踪督办、满意度回访完整工作闭环。三是确定参与对象。经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牵头协调,联动市委市政府两办督查室、市优化办、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商务粮食局、市市场监管局等相关负责人固定出席活动。按照每月举办一期的要求,分行业、分领域邀请民营企业家代表参加。同时,按照“民营企业家需要谁就邀请谁”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邀请市直相关部门、县市区、工业园区及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

二、亲清互动,为沙龙“增效”。一是“实打实”走访调研。加大调研走访力度,分行业、分类别下企业收集意见建议,5期活动以来,走访调研企业82家,收集相关诉求及意见建议120多条。对民营企业家的意见建议进行全面梳理,列出问题整改清单,对可能影响时效的问题,会同相关职能部门,现场开展专题走访调研,共商办法对策,推进集中解决方案。二是“面对面”交流沟通。邀请市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现场听取企业家的意见建议和政策诉求,研究分析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解读热点政策,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共性、个性问题。引导相关职能部门与民营企业家“面对面”交流沟通,现场答疑解惑,打消企业家不愿发声、不敢发声的顾虑。三是“心贴心”解难纾困。企业反映的问题在活动一结束就进行任务分解,下发《交办函》和《问题交办清单》,要求一个月内办结。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市优化办协助跟踪督办,承办单位以书面形式一周一反馈,办理情况按月送呈有关市级领导,确保企业所提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目前,已举办沙龙5期,为企业解决政策落实、企业融资、生产要素、上市扶持、等方面问题41个,办结35个,反馈回复率、企业家满意率均达100%。已有9个县市区组织开展“沙龙”活动15期,近100家企业参与,收集问题193个,办结问题165个。

三、正面促动,为沙龙“蓄力”。一是强引领,激发内动力。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以及中央、省市最新方针政策列为每次沙龙的第一议程,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民营企业家学习贯彻,深入领会发展民营经济的重大意义,实现“要我帮”向“我要帮”转变,进一步激发职能部门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二是广宣传,扩大影响力。针对领导讲话和活动开展情况,向中华工商时报、湖南日报、岳阳电视台、岳阳日报等主流媒体上报新闻稿件,制作抖音自媒体视频在企业家群转发,点击率达50万人次,在企业家和广大市民中产生强烈反响,企业家满意率接近100%。广大企业家纷纷从“等待观望者”向“踊跃参与者”迅速转变,目前已有40余名企业家递交了报名申请。三是严要求,凝聚向心力。严格落实普华书记的指示要求,不断探索完善沙龙体制机制,实现“提标、提质、提效”,不断完善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容更。严格实行一周一督办,一周一反馈。邀请市领导要轮流参加,将活动范围扩大到七大千亿产业和“12+1”优势产业链,助力推动强链补链延链,形成全市重视,各方支持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