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县:四个“强化”探索“山水林田湖 草沙”综合治理模式

来源:改革简报2023第8期    2023-12-13 14:59    字体: - +

近年来,岳阳县坚持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森林资源蓄积量年增长率达4%,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湿地保护率为76.2%。2023年,人民日报、央视等主流媒体对该县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工作进行了深度报道。

一、着眼形成合力,强化协同治理。完善协力推动机制。将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纳入县人大法律监督、县政协民主监督、县“洞庭清波”办纪律监督内容,建立县生环委办与县河长、林长、田长办等机构协调联动机制,统筹铁塔哨兵、智慧林长、智慧渔政等近300个监控系统,推进智慧山水林田湖湿地一体化建在中洲、麻塘等乡镇探索河湖、林、田长融合试点工作。落实闭环治理机制。出台耕地保护、畜禽退养及养殖监管等系列环境保护责任制与责任追究制。资源环境重点问题整改纳入县污染防治攻坚战月考核内容,实行县主要领导每月交办、每月问效、每月交账高标准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交办问题173个,破解了垃圾填埋场彻底治理、环湖库畜禽退养、涉砂涉矿规范经营等历史遗留问题。强化投保障机制争取环保系统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1.2亿元争取水利系统项目资金4.96亿元,全县累计投入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以及长江禁渔等资金18.6亿元,其中县本级投入8.86亿元做到资源环境工作资金优先保障、问题优先解决。

二、着眼统筹谋划,强化源头管控。规划上科学统筹。编制《岳阳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整合自然保护地和风景名胜区优化成果,落实山体水体保护条例,科学划定“三区三线”从国土空间和大数据基础体系上守护环保底线。谋划上全域布局。将县域细化为6个城市化区、5个农产品主产区、5个重点生态功能区、1个历史资源文化富集区、2 个能源资源富集区,强化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特别是库区乡镇、湖管单位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对新墙河等重点流域河湖增设乡镇交界监测断面30个,提前预警,精准溯源,解决流域污染问题。管控上前置防范。严把项目引进环评、效评关,严格落实环境容量和生态指标前置等约束机制,定期组织县直部门会商,就生态环境监测指数进行通报,对畜禽养殖、肥药投入等指标进行约束。2022年以来,主动放弃高能耗、高污染项目5个,否决规模养殖选址9处。

三、着眼系统治理,强化一体保护。以水生态质量改善为核心,突出东洞庭湖、新墙河、铁山库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统筹全流域水上岸上、干流支流、上游下游一体,推进治水、治采砂、治码头、治渔、治垃圾污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矿、治库区“八大”治理,全面落实东洞庭湖禁捕退捕和渔民上岸政策,全面规范船舶停靠、过驳、污染物接收管理,城乡垃圾实现“收、转、运、处”无害化处理全流程、全覆盖,集镇和重点居民区实现生活污水应纳尽纳、改厕应改尽改,禁养区320余家规模畜禽养殖场实现退出,全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3.6%,关闭、退出矿山21家,运行矿山全部建成绿色矿山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铁山水库、新墙河实现水清岸绿的生态美景。

四、着眼全域联通,强化生态价值。优先生态项目。争取县域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新墙河综合治理等项目,畅通县域水系脉络2023年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项目,推动形成多部门、多层次、跨区域协调推进机制。持续生态修复。累计生态修复滩洲6200亩清淤新墙河流域54.8千米,新建生态护岸21.18千米,连通河道8千米;完成营造林工程任务5.76万亩生态修复废弃露天矿山、持证矿山、历史遗留矿山、非法矿点2850亩;治理抛荒耕地11439复耕复种到位实现河渠塘互联互通、水岸山林和谐一体用活生态资源。利用森林湿地资源探索林业碳汇试点,碳汇总量达132万吨,争取德国复兴银行促进森林经营和碳开发项目贷款5000万欧元;利用综合整治成效建成省市美丽乡村44个、省级精品乡村2个利用铁山库区优美生态发展绿色种养,建设“铁山源”生态农业区域公共品牌,创建农产品地理标志集体商标5个、有机农产品认证产品4个,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铁山鳙鱼”、“岳阳兰花萝卜”获“中部农博会金奖”,“岳阳王鸽”全产业链实现收益1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