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阳: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 同时发力

来源:中央政研室《学习与研究》    2024-02-29 09:02    字体: - +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四川考察时强调,要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四川省绵阳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扛起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的使命担当,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先行区为牵引,深入实施“科技立市”战略,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一手抓科技创新,一手抓科技成果转化,努力把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更好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绵阳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跻身全国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50强,由2021年第41位上升至2023年第17位,是全国进位最快的城市;获评全国十大最具科技创新潜力城市,中国科技城“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汇聚高端资源,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一是“云上两城”汇集高端创新资源。创新建设“云上大学城”“云上科技城”,深入开展“招院引所”行动,引进产业结合度高、学科优势强的院所高校和创新创业团队“云上”入驻,加速推动全国全球高端科技创新资源通过“云端”汇聚科技城,全力打造“买全球、卖全球”的科技创新大市场。截至2023年底,“云上两城”已入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26所知名高校和叶志镇院士团队等29个国内外顶尖创新创业团队,电子科技大学团队研制的管道检测机器人、复旦大学团队开发的蛋白酶复合材料等多项成果已实现市场化应用。二是“院地合作”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加大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力度,对新获批的国家实验室、国省级创新平台给予50万元~2000万元不等的资金支持,对新认定的市级各类创新平台给予引导性资金支持。推动院所、高校、企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探索“地方推动+院所技术牵引+N个研发团队”模式,围绕核技术、激光技术、航空与燃机等领域搭建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院地联合组建中国(绵阳)科技城先进技术研究院、光子技术研究院、航空动力科创中心等一批高能级协同创新平台。截至2023年底,全市累计建成核技术医学转化等国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平台超200个。三是“联合攻关”抢占科技创新前沿。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创新需求,组建龙头企业牵头、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联合体,开展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探索“军令状”“里程碑式考核”等管理创新,实行“揭榜挂帅”等制度,对完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企业,给予最高100万元一次性支持。九洲集团研制的北斗三号导航民用芯片取得重大技术突破,玖谊源粒子科技公司联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制的医用回旋加速器等“绵阳造”产品打破国外垄断。

  创新转化机制,打通供需两端“中梗阻”。一是创新常态化供需对接机制。创新实施“科技顾问”“科技助理”制度,聘请16名院士担任“科技顾问”,从在绵科研院所、高校、企业中分三批次遴选69名科技工作者担任科技助理,出台《支持科技助理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十条政策措施》,探索“1+1+N”(1个科技助理+1个科技助理所在的原单位+N个科技助理背后的校友会、朋友圈等群力量)模式,促进企业需求与院所高校科研成果精准对接和合力转化。截至2023年底,科技顾问已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领域,开展调研考察活动、组织实施重点课题研究12次,提交决策咨询报告30份;科技助理遴选收集技术需求和科技成果730余项、完成对接420余项。二是创新院地企协同转化机制。建立健全院地、校地常态对接机制,创新实行“一专项工程、一市级领导、一牵头单位、一工作专班、一实施方案”的“五个一”工作推进机制,动态管理院所高校需求建议、可转移转化科技成果和民口企业参与国防建设配套项目“三张清单”,促成65项任务落地落实。常态化组织骨干企业逐户走访在绵科研院所,探索“技术+团队+股权”捆绑式科技成果整体转化模式,推动企业、院所、高校紧密合作。长虹集团在走访中发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在全世界率先突破X射线FLASH放疗技术,立即与其联合组建中玖闪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国际领先的高能X射线FLASH放疗验证平台,有望成为全球第三大医用直线加速器供应商。三是创新跨区域合作转化机制。深化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高水平建设运营国防工业科技成果西部(绵阳)转化中心。加强与西部(成都)科学城、西部(重庆)科学城战略协同、规划联动、政策对接,以“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常态化举办“创新金三角·智汇科技城”“创新挑战赛”等活动,推动技术需求有求必应、科技成果能转尽转。截至2023年底,已面向全国发布最新科技成果600余项,牵线开展洽谈100余项,推动医用同位素及药物研制等41项重大科技成果在绵转化和产业化。

  强化要素支撑,构建全域创新“生态圈”。一是打出“组合拳”汇才引智。聚焦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按照“引才门槛低于同类地区、政策待遇高于同类地区”原则,出台“人才十条”,设立10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成立国家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绵阳),人才政策磁场效应不断释放。开展引才行动,在全国范围聘请122名科技城“招才引智”大使,组建人才服务小分队,采取“带岗上门、带编进校”方式直接到大学校园揽才,实行现场报名、现场考核、现场签约,实现人才“最多跑一次”。2023年,累计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3.2万名,兑付人才奖励资金2.1亿元。二是创新“全周期”金融赋能。出台“金融十条”,组建川渝首家总行级科创金融服务中心、2家科技支行、17家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等一批科创金融专营机构,截至2023年底,全市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达531亿元。探索“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成功举办2023(第一届)全国产融合作大会,“应收账款融资长虹模式”“设备仪器贷”入选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典型案例,推动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三大证券交易所在绵设立中国(绵阳)科技城服务基地,绵阳成为全国首个拥有沪深北证券交易所服务基地的地级市。建成运营科创基金集聚区,入驻金融机构12家、管理基金36支、管理规模超300亿元。三是探索“共享型”科创服务。围绕检验检测、知识产权、技术转移等科技创新服务链条,坚持专业化市场化的发展方向,做强做大做优各类科技服务平台,持续提升运营管理水平。建成全国唯一的两用技术交易中心,增设河北、广东、重庆等分中心7个和工作站5个,收录企业1.3万余家、科技成果5.3万余项。建成四川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与140余家院所、高校、机构合作开放仪器设备7400余台(套),累计服务院地企事业单位4.5万余次。建立科技城计量认证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绵易检,入驻检验检查机构221家、检验检测项目210项。四是办好“汇全球”科博盛会。立足打造全球知名的展示最新科技成果、汇聚前沿科技信息的重要平台,坚持展览与论坛并重,突出学术与产业两条主线,连续成功举办十一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推动科博会成为海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性科技博览盛会。历届科博会共有近7000家单位展陈项目28400余项,参展参会国家(地区)累计达60余个,举办创新发展论坛及科技人才交流等活动243场次,签约各类投资合作项目共计3609个、金额10368亿元。

  提升承载能力,打造创新产业“集聚区”。一是绘制创新产业“路线图”。实施产业“新赛道”卡位竞速行动计划,大力发展核技术应用、激光技术应用、新型显示、光伏储能、磁性材料、智能机器人及无人机、连接器及传感器、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科创优势与产业基础,着力引育具有区域影响力、产业带动力、市场竞争力的优质企业,建强产业链、培育生态圈,努力把“新赛道”跑成“主赛道”,全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产业集群。连接器、特冶新材料2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新型显示、无人机、核技术应用3个产业集群入选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二是建强创新产业“主阵地”。聚焦核技术、激光技术、智能机器人等新兴产业领域,探索实行“一院所一园区一产业”模式,推动院地企合作建设特色(专业)园区。采取“院地引导+企业主导+市场化运作”模式,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合作共建核医疗健康产业园,推动先通医药等21个总投资240.65亿元的产业项目落地建设。采取“院所许可+技术转让+地方配套+平台融资”模式,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合作共建激光产业园,推动中久大光等23个总投资69.59亿元的产业项目落地建设。采取“一个研究院所、一支领军团队、一个实训基地、一支产业基金、一个产业园区”的模式共建机器人智能制造园,机器人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从“1”到“38”的蝶变。三是引育创新产业“生力军”。强化各类高水平创新团队、实体研发机构引进,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一体化孵化服务体系,全市众创空间30个、科技企业孵化器35个,在孵企业2700余家。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根据创新企业类型、规模分类进行培育,深入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行动和科技企业雁阵培育计划,系统性推动创新企业发展壮大。全市瞪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分别达18户、709户、35户、5户(个)。长虹集团、九洲集团入围中国企业科技创新竞争力百强榜,九洲集团入围国务院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名单、是四川唯一入围的地方国企。

绵阳市明确把“坚持创新引领”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工作要求,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有效推动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中国科技城创新能级不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先行区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有以下启示。

  解决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必须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创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加快流动,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不可能孤立依靠自己力量解决所有创新难题。绵阳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通过建设“云上大学城”“云上科技城”、高能级创新平台、创新联合体等方式,更加便捷高效地汇集全国全球创新资源为我作用。实践证明,解决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必须解放思想、开拓思路,绝不能关起门来搞,而是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积极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广泛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牢牢掌握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

  解决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必须畅通创新供需两端。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技水平一流、科技成果众多,但由于体制机制障碍,很多科技成果“养在深闺”,无法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绵阳通过科技助理等制度机制创新,精准掌握了院所高校有什么合适的科技成果、企业有什么实际的技术需求,有效提升了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成功率。实践证明,解决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必须结合实际、对症下药,让技术供给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将科技创新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衔接起来,才能有效推动优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真正形成新质生产力。

  解决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必须健全创新生态体系。科技竞争比拼的不仅是单项创新和单项技术突破,更是技术体系、创新体系和创新生态的系统竞争,既要看科技创新“硬实力”,也要看创新生态“软实力”。绵阳紧紧抓住人才、金融、服务等科技创新关键要素,加快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有效激发了创新创业活力。实践证明,解决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必须从金融、人才、市场等方面系统发力,合理配置创新要素、有效整合创新资源,着力形成全链条、全过程、全要素科技创新生态体系。

解决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必须夯实创新产业根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相辅相成,科技创新能够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产业发展能够为科技创新指明方向。绵阳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着力以科技创新破除产业发展瓶颈、提高产业发展技术、增强产业发展能力,科技创新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融合程度大幅提升。实践证明,解决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必须坚持产业发展需求导向,以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为抓手,推进科技创新向产业链前端延伸,产业创新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创新链后端延伸,全力推动科技与产业协同高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