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上榜《福布斯》2012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喜讯传来,欢欣鼓舞,岳阳又一次在国际舞台上精彩亮相,也为即将过去的2012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汤汤洞庭,在奔涌中释放活力;古城巴陵,在崛起中勃发生机。
今年来,市委、市政府突出“科学发展”主题,以实施“四三六”工程为抓手,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交通区位优势全面凸现,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民生改善有口皆碑,经济实力继续增强。岳阳正成为湖南实现“中部崛起”和长江经济带的战略要冲与经济增长的重要极。
加快发展,其势已成,其时已至!地处武广高铁、京广铁路、京珠高速、随岳高速、107国道,长江航道这一多元交汇点,被誉为“金十字”的岳阳迈出了又好又快发展的铿锵步履。
一个个事例,一组组数据,一次次华丽的转身,一幕幕可喜的变化……曾经的梦想,实现成今天的荣光,凝聚成铺天盖地的“岳阳脉动”,成为这座城市科学发展的生动见证。
如火如荼——项目建设强力推进
镜头一:“现在王家河再也没有臭味了,真没想到,我们在这里住了几十年,如今成了这项惠民工程最大的受益者。项目建成以后,我们出门便能享受到‘沿河一片绿,依河处处景’的美景。”昨天,家住鲤鱼嘴社区的张原,看着王家河综合治理工程的一天天推进,抑制不住心头的兴奋。
作为“四三六”工程中一项重要内容的王家河流域综合治理自今年2月份开工建设以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全力投入下,第一至第七标段已全面铺开,累计完成土石方19.3万立方,清表30万平方米,清淤5200立方米,浇筑混凝土3950立方米,1至11月底完成投资6亿元,昔日“龙须沟”即将变成“玉腰带”。
镜头二:城陵矶临港产业新区,是“四三六”工程中建设沿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依托。日前,落户该区的远大住工总经理沈晓峰发出由衷感叹:“临港产业新区的朝阳优势是吸引企业的关键,我们今年4月动工建设,7月便建成投产,预计今年产值将过千万!”
今年来,临港新区强力推进“四三六”工程建设,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约15.8亿元。其中,联港路、长江大道一期、云港路提质改造工程已完成;永济南路、兴港中路、云欣西路、松杨湖路等区内10条城市路网工程已拉通,总里程41.5公里。在招商引资、打造沿江经济带方面,主攻国内外500强、央企、省企,共签约项目30个,项目总投资172亿元。
镜头三:11月20日上午,位于岳阳经开区康王工业园里的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岳阳分公司洋溢着热烈喜庆的气氛,该企业朝晖工程一期项目竣工,标志着我市首批“退二进三”企业第一家实现了搬迁投产。目前,一期有5条新生产线启动运行,2013年底将实现全部竣工投产,达产后年销售收入将突破10亿元,年纳税超1亿元。
据了解,市中心城区6家重点排污企业“退二”阶段目标任务基本完成,新建项目正在全面展开。除际华3517顺延一年完成“退二进三”工作外,其余5家企业都在10月底完成原厂区生产设备拆除,11月底前完成原址土地收储及出让工作。退一步海阔天空。不久的将来,一大片以“退二进三”为主的本土企业即将崛起,在工业突破中唱起“主角”。
正是这一个个镜头,组成了我市重点项目建设在“四三六”工程的引领下,大干快上又好又快的壮丽画面。今年年初,我市根据市委市政府推进“四三六”工程部署安排,明确了全市重点推进的100个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涉及总投资1238.4亿元,今年计划完成投资244.9亿元,其中33个项目竣工投产。至11月底100个重大建设项目已开工96个项目,完成投资226.6亿元,占年计划的93%。
项目引进及项目建设攻坚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4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5.5%,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1个百分点,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65%。
幸福温暖——民生福祉不断提升
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保是民生之依。实现“业有所就、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既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又是国富民强的最佳诠释。近年来,岳阳社会保障养老金年年增长,医疗报销比例越来越大,创业当老板的人越来越多……老百姓的幸福感越来越强。
解决民生问题,出路在就业,关键在创业。围绕“四三六”工程“民生保障”任务,我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46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19万人,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18.7%和118.2%,新增援助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587户,累计援助9393户并保持动态清零;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55.6%。
我市还积极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创业潮流正在激情涌动。今年全市发放促进就业小额担保贷款2.02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403%;以“助万人创基业,送贷款到基层”为主题的创业融资服务系列行动,极大地助推了创业热潮;实施创业培训1.2万人,市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提质扩容,并新建了大学生创业工作室,全市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成功举办,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青年创业渐成气候;我市创业项目库入库项目561个,公开发布323个,城陵矶临港产业新区和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创业基地被纳入首批省级标准化创业孵化基地。
随着一系列社保惠民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岳阳社会保障覆盖从城镇到乡村,
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待遇水平连年提高。目前为止我市已有8个县市区开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新农保登记参保217.5万人,累计给49.2万人发放养老金4.7亿元。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登记参保14.4万人,累计为2.7万人发放养老金3767万元。
医保扩面。全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62.4万;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于2008年全面启动,目前参保人数达106.6万。
此外,全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2万、13万、29万、60万和42万。
在社保扩面的同时,社会保障待遇水平也逐年提高。全市企业退休职工月人均养老金水平从2005年末的517元增加到目前的1394元,今年增加196元,增幅为历年最大。
医疗、生育保险待遇均有大幅提升:城镇职工医保住院报销率达到78.2%,城镇居民医保住院报销率由2008年的38%提高到70.3%,职工生育分娩住院实现了生育保险项目内全额支付。
风清气正——组织保障坚强有力
11月28日,随着屈原管理区营田镇等乡镇新一届人大、政府领导班子顺利选举产生,我市156个乡镇的人大、政府换届工作全部完成,较好地落实了中央、省委关于乡镇人大、政府领导班子配备改革的要求,实现了市委提出的“风清气正、圆满顺利”目标。
今年来,按照中央、省委的统一部署,我市及早谋划,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扎实工作,截至12月1日,全市9个县市区均成功召开了“两会”,圆满完成了县市区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换届的各项任务,中央、省委有关政策要求得到了不折不扣的落实,领导班子人选的提出和大会报告的形成过程充分尊重了民意,人大、政协“两会”组织周密、民主氛围浓厚,市委提名的198名候选人全部高票或满票当选,整个工作全面实现了“三好”,即“报告好、班子好、风气好”和“四个确保”,即“确保风清气正、圆满顺利,确保上级组织满意,确保干部群众满意,确保社会各界满意”的换届工作目标。
今年2月24日,竞争性差额选拔正处职领导干部竞职演讲大会举行。这次竞职选拔8名正处职领导干部,是我市继“四差额”竞职选拔县处级领导干部后,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作出的又一次重大探索。
10月23日,我市又举行竞争性差额选拔团市委副书记演讲答辩大会。此次竞职共有12人报名,经过资格审查后,确定10人参加竞职演讲答辩。最后两名优秀者脱颖而出。
“公开、公正、公平选拔干部,不仅提高选拔干部的透明度和在群众中的公信力,而且使政治上可靠、工作能力强、群众公认的干部脱颖而出,这是阳光下的‘赛马’。”广大干部群众纷纷为市委、市政府“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用人机制叫好。
培育、选拔一批德才兼备、能干事创业的干部队伍,时时让他们“强筋健骨”,这是党的建设常抓常新的永恒主题,是建设我市“四三六”工程的组织保障。
根据市委的部署,市委组织部今年专门成立了调研组,采取问卷调查、座谈等方式,到各县市区和有关市直单位听取党员干部意见建议,详细了解不同层次、不同行业干部的培训需求。
干部培训坚持因类施教,满足不同岗位知识需求。我市分别举办了清华大学—岳阳市金融知识专题培训班、清华大学—岳阳市文化强市专题培训班、中山大学—岳阳市旅游产业管理专题培训班、全国市长研修学院—岳阳市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专题培训班等5个异地专题培训班。市委党校与市直有关部门单位联合举办维护社会稳定、新农村建设、如何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等9个专题培训班。
2012年3月1日,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著名规划专家俞孔坚来到我市,主讲了一场以“大脚走向生态文明”为主题的精彩讲座,讲座围绕城市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可持续发展、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利弊,为全市领导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专业课”。会场上,一位干部感慨地说:邀请国内著名专家来岳讲座,对于提高岳阳城市建设的水平,提升城市品位,缩小与一线城市的距离非常有益。
全民共创——城市文明再上台阶
去年,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中,我市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以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
今年12月,同样一场“考试”,成绩继续高升:排名升至全国地市级第11位,其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位列全国地级城市前50强。
13年不曾停歇的创建征程,城市的文明建设不断攀升,我市正朝着全国文明城市这块“国字”招牌奔跑而来。
逼近16万!志愿者网络服务平台上,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刷新。
10年来,全市志愿者参与人数已翻了几十倍。江豚保护,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义务献血……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学雷锋主题活动相继在巴陵大地上火热迸发,也让这座古城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连续13年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我市义务献血项目位列全国先进城市;全市86名志愿者自愿捐献造血干细胞并成功配型,其数量领跑全国。
今年,我市继续推动爱心接力,以建设爱心城市为主题,将“学习雷锋,关爱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融入公共文明劝导、扶贫帮困、保护环境、义务家教、法律援助、无偿献血、应急救灾、全民健身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大到捐款、小到社区服务,各类爱心行动每天都在重复上演,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志愿者和志愿者团队累计服务700多万小时,受益群众近280万人。
十三年一路攀登,一件件凡人善举的爱心事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医德高尚、博施仁爱的108岁名老中医王昌松,见义勇为英雄向章红、万祖红、柳晓阳,热心公益、乐于助人、富有爱心的李国武、刘雄辉、王永林、白邦宏、朱洁毅……
一名榜样一颗星,在55名道德模范的带动下,全市各界争相开展学习“身边好人”等活动,老百姓自己当主角,评身边人、讲身边事、教身边人。去年,在中央文明办、中国文明网组织发起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我市陶星、刘雄辉、许石喜等8人登上“中国好人榜”,还有53名“身边好人”的事迹通过全市媒体广为人知。“现在只要一上公交车,就有年轻人让座,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时刻在体现。”市民罗爹感觉,如今,走在大街上,闯红灯的现象少了,乱扔乱吐的习惯改了,街道干净了,文明礼让随处可见,文明在市民的一言一行中处处彰显。
创文明城市的实惠,最终还是落在了百姓头上。近几年来,我市在中心城区集中开展了以解决城区交通秩序、环境卫生、农集贸市场环境、五小门店经营秩序和人行道公共环境等突出问题的“五大整治”行动,环境越来越好,文明之风越吹越强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