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县区工作 > 岳阳县
岳阳县获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整体推进)认定授牌
来源:岳阳日报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20日   【字体: 】   点击数:

11月中旬,首届全国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博览会(简称“双新双创”博览会)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出席“双新双创”大会并作重要讲话。会议重点表彰了一批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在全国17家整体推进型基地中仅有3家县级农业部门,岳阳县农业局作为其中之一获此殊荣。

2013年以来,岳阳县委、县政府夯实农业农村信息和技术基础,汇聚万众一心的前进动力,不断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管理智能化、经营网络化、服务便捷化,在广袤的大地上播撒信息化种子,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华丽转身。

客户端,远程为鱼儿添食料

“张总,您的生意从湖北做到湖南,又从湖南做到广东,合作社几万亩的养殖水面,地域跨度大,你是怎么忙过来的?”岳阳县平强水产养殖合作社的社员曾问社长张平安。

“我有一批不拿工资又精准不出错的优秀员工!”张平安神秘地说。

作为岳阳县水产养殖大户,张平安靠勤劳和智慧不仅自己过上了好日子,而且合作社的规模扩大到湖南、广东等地。为了提高管理效益,2015年,张平安和深圳鱼友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鱼友乐”牌全自动投料机。经过将近一年的摸索、实践、改进、定型,最终开发出一款输送管道长(可达300米)、投料速度快、辐射速度大、科技含量高的全自动投料机。

水产养殖户可通过手机实现远程操控投料设备,并随时随地详细监控养殖水体各项指标参数。使用其研制的全自动投料机,原来5个人的工作量只需要1个人即可完成。这就是张平安的“优秀员工”。

2016年,张平安为合作社成员无偿赠送价值210万元的全自动投料机150台。身在湖南可以通过手机APP给广东的鱼池投喂饲料。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大大减轻了张平安的管理难题。

近年来,岳阳县积极构建智慧农业综合应用平台,加大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在大田作物、设施农业、畜禽生产、水产养殖、果园花卉等产业推广自动化、信息化操控技术;水产养殖上,通过环境信息采集技术,实现实时控制,远程疾病诊断等;大田种植上,遥感监测、病虫害远程诊断、水稻智能催芽、农机精准作业、土壤商情实时监测等开始大面积应用;设施农业上,温室环境自动监测与控制、水肥药智能管理等加快推广应用,通过生命感知技术实现了作物生理生态信息在线获取,实现即时灌溉决策等……

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传统农业的作业样式,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远程监测、自动控制、精准作业、精细饲养和数字化管理,对于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菁华果业、惠云科技、一佳土猪等种养殖企业已通过生产信息化建设实现了提质增效30%。

二维码,扫描便知土猪肉出处

“小赵,一佳土猪采用什么品种的猪?价格如何?”前不久,前来岳阳县检查农业农村信息化工程建设的省农委信息处领导问。

“胡处长,我们采用的是本地改良品种,土猪肉的市场价格比普通猪肉高出约10元每斤。”一佳土猪负责人赵文回答。

“宁乡流沙河花猪卖40多元一斤,在北京甚至达到100多元一斤。你们可以考虑品种改良呢。”

“领导,我们的单价虽然不算高,但一头猪的利润率要高于宁乡花猪。”见领导很诧异,赵文娓娓道来:“一是一佳猪肥肉少、出肉率高;二是农产品全程溯源系统的投入让我们牢牢掌握了一大批优质回头客户;三是进行猪肉精深加工产品的研发,一头猪几乎全部可以转化为收益。”

赵文的一佳土猪是岳阳县第一批品牌农产品质量溯源体系建设中的一员,客户通过扫描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即可直观地查看这头猪的“前世今生”。身为管理人员,也可通过电脑或手机终端,随时掌控生产情况,既省心又放心。

早在2013年,岳阳县即以品牌创建为基础,积极探索“互联网+品牌创建”新模式,在全省率先开展品牌农产品质量溯源体系建设。县财政投入74.9万元,对9大品牌15个生产基地农产品生产过程实施24小时全程监控。按照“安全可预警、源头可追溯、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认定、产品可召回”要求,充分利用农产品质量溯源平台,大力应用无线射频识别(RFID)、二维码等技术,打造出健康农业与智慧农业的“岳阳模式”。顾客通过扫码,便能对上市的农产品产地、价格等各类信息了如指掌。

通过平台建设,民心蔬菜、盛园林业、岳阳黄茶等6个生产基地被认定为全省农业生产标准化示范基地,全民鸽业、新墙葡萄被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认定为全国农业生产标准化示范基地。

进入市场的农产品有了“电子身份证”,不仅提升了产品品质,也为农民增产增收奠定了基础。罗内土鸡比普通土鸡价格高出5.5元/斤,岳阳王鸽蛋比常规鸽蛋价格高出2元/枚,富硒肉鸽比普通肉鸽价格高出3元/羽,一佳土猪肉比常规猪肉高出10元/斤,岳州香米比常规米价格高出30元/100斤,品牌农产品比常规农产品价格高出30-50%,农民人均增收180元。

村淘店,足不出户尝农鲜

才品大圣黄桃,又收菁彩猕猴桃。作为岳阳县清水村淘宝店村小二邓佳伟在北京的“吃货”同学,这些天吃的那是一个爽啊!在微信的视频聊天窗口中,不忘感叹:“农村电商真是好啊,大老远也能吃上家乡的新鲜水果了!”

2016年开始,岳阳县便成立了农村电商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岳阳县农村电子商务协会,建成各类农村电子商务网点400多家。充分发挥农村淘宝、京东、邮乐购等互联网平台的作用,不但实现了日常消费品、农资、农机、汽车等足不出户购遍全球,还为岳阳县的特色农产品进城插上腾飞的翅膀。

建成面积3300平方米、集仓储、培训、创客、农产品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全国一流的县级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依托县服务中心,建立了“岳阳县特色农产品馆”。实行“互联网+村级基层组织+农村电商+精准扶贫+传统产业升级+公共服务+美丽乡村建设”的6+模式。同时整合县域快递、物流公司入驻中湘电商物流园,依托中湘智慧物流、菜鸟二级物流,打通了农村货物配送的最后一公里,实现物流24小时到村。目前,有33家企业的500余款产品在农产品特色馆长期免费展示销售,有16个农产品经过专业的运营团队进行包装设计、推广,在天猫、淘宝等平台上线运营,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

为打通村淘最后一公里,该县采取阿里巴巴、县、乡镇、合伙人四方共建的办法,即每个服务站阿里出资2万元,县、乡镇各出资1万元,视建设规模合伙人出资2-4万元不等。目前,岳阳县分三批建设了61个村级农村淘宝服务站(其中贫困村9个)。

在县农村电商领导小组的努力下,各电商平台变竞争对手为合作伙伴,共同助力农产品进城。如菁华果业的大圣黄桃和菁彩猕猴桃,就通过农村淘宝、邮乐购和微信三个平台合作营销,销售量比上年增长50%。

2016年,岳阳县仅农村淘宝一个电商平台就实现交易额1.9亿元,解决就业169人。邮政邮乐购加速度推进网上经营,单店线上日最高交易商品达1800件。微润农业的富硒大米通过农村淘宝平台实现销售额780万元,菁华果业的锦绣黄桃线上销售易额比上年增长50%;清水村的新墙河葡萄、邓谷薯业的红薯片和红薯粉等农产品,通过网络经营,实现了湘品出湘、进京入沪。2016年底,岳阳县农村淘宝业绩排名全国前三,被阿里巴巴总部评为“全国优秀县域”、“王牌县域”。

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省委副书记乌兰,省农业委员会主任刘宗林等多位领导莅临参观考察,对岳阳县农产品特色馆的管理模式以及电商物流、农村淘宝,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到今年5月止,该县农产品线上销售达3.9亿元,农产品开始走向全国乃至东南亚。

 
 
打印本页 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