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以后坐电梯上下楼,只怕不习惯哦。”“听说住在楼上,夏天都不用开空调,还没有蚊子咧。”6月6日一大早,天上飘着蒙蒙的细雨,王家河社区居民吴爱军和付江明两人相约来到金东门金水小区安置房三号楼下,抬头打量着这栋已经建起15层的高楼,憧憬着大楼建成的模样,难以掩饰内心的喜悦。
今年,随着王家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启动,吴爱军和付江明两家的房子都在搬迁范围内,他们积极配合进行了拆迁。虽然告别原先的老屋有些不舍,但能够很快住进现代舒适的新居,他们内心更多的是期待。吴爱军说:“小区是一梯四户的结构,通风采光效果好。听说今年年底能交房,我们全家现在就开始筹备着装修的事儿了。”“立项早,进度快。”金水小区安置房三号楼项目负责人陈细红介绍,项目从去年年底报建开始,岳阳楼区征收安置工作局就积极与区规划、建设、房产、城管、人防、消防、水务等十几家部门协作,一路开“绿灯”。
据了解,该区今年共启动各类保障性住房项目25个,其中安置房项目9个、棚户区改造项目13个、廉租房项目2个、公租房项目1个。目前,在建的保障性住房项目10个,用地面积549亩,总建筑面积29.7万平方米,将建成保障性住房3604套。其中,金东门安置房项目、冷水铺路拆迁安置房项目、青龙嘴安置房项目、九华山廉租房项目可在年内竣工并交房,胥家桥村民安置小区、老垅坡社区安置房、蔡家保障性安居工程年内可实现部分交房。
近年来,随着城区旧城改造和重大工程项目的推进,居民改善住房条件的愿望也日益迫切。为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岳阳楼区成立了“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岳阳楼区征收安置工作局,核定编制55人,并建立了以区住房保障办公室为中心,16个乡、办为阵地,100多名专、兼职人员组成的保障性住房工作网络。
为确保保障性住房分配过程中的阳光、公平、公开,该区按照“三级审核、二级公示”制度,即社区居委会、乡办和保障性住房职能部门在住房保障工作中的逐级审查核实制度,对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资格、租房补贴协议等进行严格审查,对初审合格的对象一律进行社区公示资格和媒体公示结果,严格把关,对符合保障条件的对象努力做到“应保尽保,一个不少”,在房屋分配监管方面,确保公平公正。同时,在资格审批过程中,严格履行“三审两公开”即初审、复审、终审一环不少,对象、结果及时公开的法定程序一步不跳。全区对符合条件的低保户实行廉租住房保障,以实物配租和发放租金相结合方式解决;对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保障,以发放租金补贴和新建经济适用住房的方式解决。
此外,该区还制定了《岳阳楼区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方案》、《岳阳楼区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协调和监督管理实施细则》等制度,领导小组每周对在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巡查2次以上,重点监督管理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对存在的问题下达联系单,限期整改或停工整顿,确保全区保障性住房建设顺利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