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县区工作 > 云溪区
打造一片新天地--记云溪区永济乡党委书记李勇
来源:岳阳日报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14日   【字体: 】   点击数:

     云溪区永济乡位于临港产业新区核心区,是我市拆迁安置第一乡。乡党委书记李勇坚持把为港区服务、安置拆迁群众、打造“永济新镇”作为首要任务,他上任三年,为港区交地3970亩,一批批企业建成投产,800余名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得到解决,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他坚定地说:“要打造一片新天地!”
    三年为港区交地3970亩
    10月12日,记者从市区一路向南,来到距市区15公里的永济乡,在擂鼓台村临江组一栋三层民居房拆迁现场,见到了戴红色安全帽一边指挥的李勇。楼房在尘土飞扬中一点点被推倒,他说:“拆房子只花了一个小时,为了劝说这两兄弟花了无数个小时。”
    擂鼓台临江组确定为汽车整车进口口岸选址地后,李勇主动先期介入,脚下“沾泥带土”串门串户挨家与群众逐一谈心做工作,在土地批文正式下来之前,已开展房屋预征68户,完成了征拆工作的80%。
    在长江路征地工作中,茅岭头村一王姓征拆户,因违法建设被强拆后,不配合征拆工作。李勇带头啃“硬骨头”,
上门做工作23次。李勇把征拆和安置政策标准说得通透明亮,还联系建筑工程队收购其被强拆的建材,让王某被强拆的损失降至最低,王某终于在房屋拆除协议书上签了字。
    临港新区国土规划局建设部副部长刘伟平说,永济乡是临港拆迁主阵地,近三年,该乡交地3970亩,征拆房屋354栋。长江路、松阳湖路、云欣路等6条道路全线贯通,远大住工、水电八局、新永利、运想重工、钟鼎热工等一批企业建成投产,巴陵油脂、际华3517、汽车整车进口口岸等项目建设克难推进。
    李勇说:“交地的进度就是服务港区的质量,安置的力度就是服务拆迁群众的满意度。”
    “马上就办”成为群众的“定心丸”
    “群众离开了生活已久的家园,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我们就是他们最大的依靠,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他们的问题须马上解决!”李勇说。针对失地就业、水系修复、道路恢复这些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问题,李勇以问题为导向,“马上就办”。
    松阳湖居委会居民夏福云说:“2012年4月李书记才上任,大家向他反映三角坪通往中学的道路损坏,一路坑坑洼洼,影响出行,他多方筹集资金980万,立即提质拓宽,该路2013年3月就通车了,上千名群众放烟花庆祝。”
    水系破坏,他“马上就办”,投资258万元,完成水利项目10处,清疏河道1.3万米,清理1.5万米,复位机埠17处;“马上就办”的还有——在全市第一个率先推进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铁山引水工程解决了群众用水问题、建立群众文化广场提高生活幸福指数、多管齐下开通就业渠道解决乡民就业难问题等。
    “玩”微信在家门口就业
    “毕业后我在北京工作多年,去年了解打造湖南新的增长极给家乡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心生回家乡工作的念头。正愁找不到工作,没想到‘玩’微信在家门口,找到了满意的工作!”20多岁的姑娘詹纯,今年上半年她加了公众号为“永济乡政府”的微信,看到微信上有家乡企业招工信息,5月份她回乡参加现场招聘会后在家门口的企业——湖南新永利交通科工贸有限公司就业。
    “从家里出发步行20分钟就到公司,我负责办公室工作,工作充实还离家近。以前做梦都想不到呢!”詹纯说。
    记者来到永济乡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贺倩介绍,去年为解决就业问题,在李书记的领导下,建立就业信息短信平台和微信品台,召开现场招聘会、新建再就业培训学校,不定期发布就业用工信息,为入港企业输送技工800多名,解决500多名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此外,对接企业发展的运输物流业已成为永济乡的朝阳产业,群众的致富主业。
    李勇说:“突出临港临江特色,打造宜居宜业新镇是永济乡现在的工作思路。永济历史悠久,过去这里有楚庄王登台擂鼓的传说,见证过‘两里象骨港,三百六十铺’的繁华,现在‘一极三宜’江湖名城在这里建设得如火如荼。我们相信不久后永济又将是一片新天地!”

 
 
打印本页 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