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安抚排第一,我们可以当临时爸妈”,“与慈善总会联系,组织一场义演”,“从初中到大学毕业、就业,全程予以关注和帮助”……6月16日下午3时许,“6.01”特大山洪灾害过去半个月,“临湘灾情民间紧急救援(微信)群”还在不停闪烁。
龙源村13岁少年汤冠槽,母亲在他一岁时离家出走,父亲重病在床,相依为命的爷爷奶奶不幸在山洪中遇难。袁硕望、曾晓虎等志愿者,就如何帮助汤冠槽在微信群内展开讨论。
山洪无情人有情。临湘“6.01”特大山洪灾害发生后,灾区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灾后重建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各行各业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凝心聚力,众志成城,帮助灾区群众共渡难关,抚平了受灾群众心中的伤痛,提振了灾区群众重建家园的信心。
并肩作战:为灾区人民撑起一片天
6月6日,一场生死营救在重灾区羊楼司镇梅池村上演。
汤家组孕妇田凤英临盆在即,却因文白至梅池公路受洪水冲毁,被困在山中,一家人焦急万分。下午1点,临湘市交通运输局经过5天4晚的连续奋战,将阻断近6天的文白至梅池公路胜利抢通,田凤英被救护车顺利接送下山。村民们高兴地说:“是交通局帮群众抢通了生命线!”“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灾区灾情的需要,成为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动目标。各界群众立即投入到支援救灾的行动之中,让灾区人民第一时间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温暖。
道路冲毁,6月2日下午4点,羊楼司镇采购的第一批救灾物资——500斤大米、30斤食用油、100公斤汽油、2台发电机等通过水路运送到龙源村王家洲组。
6月2日凌晨5点半,临湘市防指组织市人武部、公安、消防官兵以及责任单位、当地镇村干部280多人,调集救灾车辆12台,冲锋舟1艘,紧急转移羊楼司镇龙源村等因山洪被淹居民48人,疏散居民4000余人。至下午6点,共安全转移灾民3.65万人。
6月2日清晨6点,临湘市民政局干部第一时间赶赴龙源等重灾村,调查了解灾情。通过国家救灾信息系统,在灾害发生仅5个小时,就将灾情上报给省、市民政部门,为抗灾救灾工作赢得主动。
6月3日,临湘市慈善总会发出《赈灾募捐倡议书》,在全市发起募捐活动。6月9日上午,在临湘市委全体扩大会议上组织现场募捐,短短十多分钟募集善款13万多元。到目前为止,共争取省、市民政部门先行下拨救灾应急资金320万元,救灾帐篷300顶,棉被、毛巾被、毛毯2200床,以及大米、食用油、纯净水、方便面等救灾物资总价值1100多万元。
卫生医疗救援人员到了,灾区安置点受伤的人们开始输液……
民政部门的救援人员到了,带来了棉被、竹床、帐篷……
武警、消防、公安部门的救援人员到了,除了救人,他们还将物资运往灾区……
志愿救助:心系灾区群众冷暖安危
“来擦把汗,喝点水”,“先吃点饭吧,慢慢修”。6月16日中午,在龙源村村民刘国文家,围在维修桌旁的村民不时问候一名正埋头维修电冰箱的小伙子。
这位30岁的临湘小伙叶立勇,从网络上第一时间得知灾情后,6月3日一早从临湘市区开车赶往龙源村救灾。洪水退去,看着泥泞不堪的家园,仅存的几件值钱的电器也因为浸水而受损,村民们哽咽了,不知如何是好……叶立勇帮助群众清理淤泥碎石后,利用自学的家电维修技术,已为村民维修20多台洗衣机、冰箱等急需电器。“受损的电器太多了,估计一个月都修不完。我一定想办法把大家的电器维修好!”叶立勇告诉记者,希望能有个志愿者当帮手,加快维修进度。
爱心的力量是无穷的,来自一线灾情的微信在朋友圈内转发,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岳阳团市委相关负责人说,在这次山洪地质灾害发生后,微信朋友圈在救灾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灾情发生当天,临湘红帽子微公益志愿者协会负责人袁硕望,第一时间建立“临湘灾情民间紧急救援(微信)群”,迅速把各公益团队的主要负责人和一线救灾志愿者拉入救援群。微信群建立起来了,一下子由几十人增加到100多人,这100多人成为了这次整个民间救援团队的核心力量。
在岳阳团市委统一领导下,以“临湘灾情民间紧急救援(微信)群”为核心,由临湘市红帽子微公益志愿者协会、临湘市青年创业协会、一叶舟公益联盟、临湘生活网等共同发起,指挥、协调10多个微信公众平台,数十个微信群,100多个QQ群,1000多个朋友圈,数万人关注和参与救灾,通过即时通讯和新媒体,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救灾工作。
肖荣华、刘国文等许多青年志愿者,纷纷报名参加一线救援。桥梁被冲毁,用山洪冲下来的几根竹子一捆,往湍急的河流上一架,就是一条生命通道;老人小孩困在山中,扁担、箩筐、楠竹、椅子就是担架,担架少了,就背驮手抱;道路不畅,山高路险,就每人每趟背30斤米,往返5个多小时,送到灾区群众手中……
一夜间一无所有,灾区群众心理负担非常重。志愿者曾晓虎、杨子星等积极组织心理咨询志愿者团队进驻灾区,做好灾民的心理扶助工作。
山洪无情,人间有爱。6月7日,来自湘潭的莲城志愿者协会将三大车价值6万多元救灾物资送到梅池村。衡阳、益阳、常德、长沙、湖北通城、赤壁等地志愿者,也纷纷募集物资送往临湘灾区。
记者从岳阳团市委获悉,截至6月10日,各种公益组织、爱心团队和爱心人士已为灾区捐款捐物达700多万元。目前,正积极动员青年志愿者统一开展爱心捐赠、义卖赈灾和义演活动,帮助灾区人民共渡难关,重建家园。搜集和整理灾区数据,对灾区孤儿、重点灾民组织青年志愿者进行一对一帮扶。
勇于担当:爱心企业彰显社会责任
6月6日,得知灾区村民“吃菜难”,全国道德模范、湖南十三村食品公司负责人李国武立即将价值2万元的酱菜、咸鸭蛋送到重灾区羊楼司镇。
幸福村是重灾区,村道损毁严重,李国武带领志愿者背负着近50斤重的酱菜,趟过激流、踏过乱石、跨过独木桥,在随时可能塌方的山涧中艰难前行,来回近艰难跋涉3个小时,徒步负重行走10多公里,及时送去了10多箱酱菜和咸鸭蛋。横冲组75岁村民胡建仁热泪盈眶,一直把他们送到村口。
灾情发生后,岳阳团市委、临湘团市委当即向社会发出号召,筹集各类救援物资紧急支援临湘灾区。岳阳各公益团队、爱心企业及爱心人士等纷纷响应。
灾区急需水、蜡烛、油、盐、米、食品、被子……岳阳团市委捐赠价值1万元的米、油,老巴陵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捐赠1200罐风干鱼罐头,东成樽品-首尔捐赠4000瓶矿泉水,湖南益和顺食品有限公司捐赠2400瓶椰汁,爱润烘焙捐赠1000份面包,湖南南山矿泉水有限公司捐赠矿泉水200箱,纳智捷岳阳4S店捐赠方便面40箱,岳阳市先天下志愿者协会捐赠衣服500件……这些物资已经于4日上午送抵临湘灾区,并陆续发放至灾民的手中。同时,岳阳团市委还向省青基会为受灾学子争取了5万元受灾学生助学金。
湖南和立东升实业集团10万、岳阳天翔商贸有限公司10万、湖南天欣集团公司10万、湖南中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10万、湖南德龙置业有限公司10万、岳阳滨湖新境界10万……6月10日,在“6.01”特大山洪地质灾害灾后重建捐赠仪式上,岳阳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组织24家企业老总慷慨解囊,共捐助120万元及价值90万元的相关用品,帮助灾区群众共渡难关。其中,李国武在已向灾区捐赠一批物资后,再次捐赠资金5万元。
6月12日,岳阳公益伙伴圈联合爱心企业,将总价值13万多元“爱心温暖包”送至临湘文白小学、龙源小学383名学生手中,为梅池村送去价值2000多元的新鲜蔬菜。这已是岳阳公益伙伴圈送往临湘的第五批赈灾物资,前后共计60多万元。
支援灾区,爱心企业和民间团体全情投入。“文明之城,爱如潮涌,大灾面前勇于担当,岳阳爱心企业和民间团体,好样的!”一位网友发帖赞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