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阳光组工 > 岳阳组工信息
岳阳组工信息2012年第18期
来源:中共岳阳市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22日   【字体: 】   点击数:
中共岳阳市委组织部办公室             2012年5月20日
 
湘阴县 强化五项措施抓实远教工作
 
近年来,湘阴县紧紧围绕“让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广大群众长期得实惠”工作目标,通过强化组织领导、示范创建、教育培训、督查考核、活动开展五项措施,着力提升远程教育“建、管、学、用”水平,推进了全县远程教育工作的扎实开展。
    一是抓组织领导,严责任落实。 湘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远程教育工作,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每年都要专题议远教工作,解决具体困难。副厅级干部、县委书记田自力,县委副书记、县长黎作凤多次对远教工作作出批示,要求各县直单位、乡镇“一把手”高度重视远教工作,从人员、经费、设备等各方面全力保障。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彭岳武每次下乡镇检查指导工作,远教工作必问,远教站点必看。县委组织部每半年召开一次远教工作专题会,听取乡镇党委书记远教工作情况汇报,总结成绩,分析不足,推进工作。县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通知》,明确各级领导抓远程教育工作责任,层层签订责任状,将乡镇党委书记、村支部书记抓远教工作情况纳入年度个人考核,作为干部提拔的重要依据。措施不力、工作未落实的,对党组织负责人实行“有错与无为问责”,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诫勉谈话、调整工作岗位、降职、免职等处理。全县各乡镇将远教工作纳入包村干部年度考核和村支部书记目标管理考核之中,严格奖惩兑现。
二是抓示范创建,推站点建设。 以远程教育“双创双争”活动为契机,就场地建设、制度完善、设备维护、学用组织等方面细化要求,严格标准,深入推进“远程教育示范站点”创建工作,创建了一批市、县级远教示范站点。县委远教办对全县远教示范站点建设进行专项工作督查,对检查验收中出现创建标准不达标的行政村,取消当年该村组织工作评先评优资格,并对该乡镇和行政村给予全县通报批评,有力推进了示范站点创建工作。该县六塘乡等乡镇不仅保证了每个站点2000元运行维护经费,而且为每个示范站点配备了投影仪,方便党员群众开展学用活动,较好地发挥了站点示范作用。截至目前,全县已创建市级示范站点15个、县级示范站点60个。
 三是抓教育培训,强队伍素质。 将乡镇组织委员、远教专干、大学生村官纳入远程教育培训计划,组织对全县441名村站点操作员及140名远程教育志愿者进行了多次轮训,在每期培训班上,县委远教办都要从电脑公司、一职专等单位聘请专业技术员,对学员进行手把手的“传帮带”。督促各乡镇每年组织1—2次村级站点操作员培训,提高站点操作员业务能力。培训结束后,对通过考试的管理操作员颁发结业证和上岗证,严格实行执证上岗。 重点发挥大学生“村官”和远程教育志愿者的作用, 培养他们担任各站点设备管理员、技术服务员、教学辅导员。 每年组织远教工作专项考核,对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的站点操作管理员,予以表彰奖励,有效调动了站点操作管理员的工作积极性。 静河乡长征村党支部书记彭德胜已年过五旬,他参加远教培训后深有感慨地说:“ 没想到我们这些‘泥腿子’也有机会学习高科技。我一定克服困难,认真学习,回去把远教工作搞得更加扎实,更好地服务父老乡亲。”
四是抓督查考核,促站点学用。 出台《湘阴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红星视频学用情况考核办法》,加强对远教站点的远程监督和精细化管理,按照站点信息注册完备、站点设备运转正常、学用活动经常开展、学习时长得到保障、学习内容重点突出、撰写心得体会并及时反馈信息等六项考核标准,每月对全县19个乡镇的远教站点学用情况进行评比通报,对排名前三的进行表扬,并给予奖励;对排名后三的进行通报批评,由县委组织部对相关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从乡镇抽调业务精、水平高、能力强的远教专干,组成县远教工作交叉督查组,由县委组织部部务会成员带队,深入乡镇进行远教工作督查,督查严格 实行场地、设备、安全、 技术、 学用“五项评估”,按百分制考核,重点查看站点的设备是否出现被盗、挪用、拆散分放等现象和学用活动开展有关情况 。通过严格督查,强化了站点操作管理员的责任意识,促进了站点学用工作的落实。

    五是抓活动开展,重成果转化。县委远教办联合农业局、水产局、畜牧局等单位,结合县委组织开展的“万名干部进民家”等活动,在该县东塘、三塘、新泉等乡镇多次举办春耕生产、种植养殖技术等一系列技术培训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发挥远教平台资源优势,积极推进学用成果转化,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南湖洲镇长福村养鸭专业户闵德辉通过远教平台学技术、找信息,养殖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他牵头成立了麻鸭专业养殖合作社,依托自己创办的“博亿鸭业”,与周边260户麻鸭养殖户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方式,建立订单式产业化专业养殖模式,带动全村乃至全镇麻鸭养殖户增效增收,每户年均纯收入达到4万元以上。鹤龙湖镇养殖户利用红星视频学习养蟹技术,科学养殖“大闸蟹”已成为湘阴的一大特色产业。长康镇中山村定期组织敬老院孤寡老人到远教站点收看花鼓戏等地方戏曲节目,极大丰富了他们的晚年生活。通过学用活动的广泛开展,远程教育真正成为了湘阴县农村党员干部培训的“主阵地”、学习致富技术的“大课堂”、农民文化生活的“新乐园”。

 
 
打印本页 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