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阳光组工 > 组工评论
浙江大学文艺创作专题培训班学习体会
来源:中共岳阳市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17日   【字体: 】   点击数:

感谢部领导的关心,使我有幸于10月9日-16日,到浙江大学参加我市举办的文艺创作专题培训班跟班学习,并担任班委会组织委员。虽然学习时间只有7天,但感受颇多。

一、浙大的校园文化感染了我。浙江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全国重点大学,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竺可桢马寅初卢嘉锡苏步青钱三强李政道路甬祥一大批著名学者都曾在这里工作或学习。浙江大学校友中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有160余人。浙大的为什么能培养出这么多卓有建树的人才?我以为这与浙大“求实 创新”的校训和秉承此校训的竺可桢校长密不可分。竺校长曾对学生说:所谓求是,不仅限为埋头读书或是实验室做实验。求是的路径,中庸说得最好,就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单是博学审问还不够,必须深思熟虑,自出心裁,独著只眼,来研辨是非得失。既能把是非得失了然于心,然后尽吾力以行之,诸葛武侯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败利钝,非所逆睹。在浙大校园里,看到好几处刻着他曾对学生提出的两个最著名的问题:“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常常问自己:我来浙大做什么?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这让我不由想到我们时常讲的“入党为什么?为党做了什么?”、“进组织部为什么?到组织部干了什么?”……这也算是“竺老先生体”吧?可见竺老先生的影响之深远!在浙大短暂学习期间,有幸遇见浙大59级的老校友聚会,他们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但精神矍铄,他们中有参加过“两弹一星”实验的功臣,有将一辈子奉献给国防、航天事业的科技工作者,向他们致敬!为他们点赞!

二、学识渊博的老师激励了我。在浙大,我们有幸聆听了9位专家教授的课程,有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学院院长王旭烽,有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洪治刚,有浙江大学中文系主任吴秀明,有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编剧黄亚洲,等等。敬佩于他们获得的突出成就,更惊叹于他们渊博的学识。如王旭烽老师,如果她没有深厚的历史知识积淀,如果她没有对杭州地域文化的详实了解,如果她没有对茶叶史的深入研究,如果她没有对文学的执着热爱,她怎么可能写出获得茅盾文学奖的《茶人三部曲》?!前段时间,我正好在中央台看了《茶,一篇树叶的故事》的纪录片,当时一下子就被片中的故事吸引了,觉得拍的非常好。听了介绍,才知道原来王旭烽老师就是该片的总撰稿人!情不自禁上去与王老师合影留念,不为别的,只为敬佩于她渊博的学识和执着的精神,以给自己一个激励。

三、精彩的课程内容激发了我。我和所有参加培训的学员一样,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认真听讲,边听边悟,课后与老师大胆交流。尤其是听了浙大特聘教授、浙江省卫生信息中心主任倪荣《心理压力与情绪管理》的课后,感受颇多。今年10月10日是第23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精神卫生日”是世界精神病学协会在1992年发起,由世界精神卫生联盟提出,时间是每年的10月10日,目的在于提高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对精神卫生的关注程度,普及精神卫生知识,让公众对精神疾病有更加全面的认识。活动主题也会根据当年的具体数据与权威信息制定出不同的宣传主题。2012年的宣传主题是“精神健康伴老龄,安乐幸福享晚年”,2013年的宣传主题是“发展事业、规范服务、维护权益”,而今年的宣传主题则是“心理健康,社会和谐”。之所以将“心理健康,社会和谐”定为今年的主题,是因为心理问题已成为当今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有媒体报道称,中国城市约25%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危机,有20-30%的大、中学生存在各种心理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目前世界上有4亿人在遭受心理、精神和神经疾病的痛苦与折磨,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数达到6000万左右。据倪老师介绍,我国15岁以上以精神分裂症为主的重症精神病的患病率为9.66‰,接近1% !。我真没想到患病率有这么高,可能很多患者本人和他身边的人根本没意识到其精神疾患的严重性。我突然觉得心理健康对其本人、对其家人、对其单位、对全社会是多么的重要!如果及早发现并妥善解决了心理健康问题,也许见之报端的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杀人放火案件就能避免,那些因不堪遭受抑郁痛苦而自杀的患者就能重获新生,由于精神偏执、多疑等发生的矛盾就会减少,家庭、单位、社会将会更加和谐,生活将会更加美好。如何才能获得健康的心理、阳光的心态呢?这需要全社会的努力。一是过好两个成长叛逆期,即2-4岁和12-16岁。二是加强沟通交流,做好心理辅导。与国外相比,我国精神科医生少,而且只注重重症精神病患者的治疗,从事心理健康服务的工作人员严重缺乏。我认为,一方面要加强对家长和教师的心理课程教育,使孩子们能平稳度过2个成长叛逆期;另一方面,社区、工作单位和政府机构也要普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有心理问题和精神障碍者,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防患于未然。

(曹红斌)

 
 
打印本页 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