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一个颇有风韵的季节,到浙大学习,是幸运的。
学习安排非常丰富,既有课堂上的趣谈创作、文学思潮的梳理、阳光心态的解读、莫言获奖的启示、文学经典的多元解读和诗歌的哲学美等等,也有实地考察的全国生态县安吉的富裕美丽、江南文学会馆的雅致、西泠印社名人墨迹的精湛。
课堂上每一位老师的自信自如、睿智从容和责任情怀都深深打动着我,鼓舞着我。他们对自我价值的追逐,面对忙碌生活的强大责任,让我钦佩。专家学者们尽管对自己的作品、学术有着种种独到锋利的见解,对社会百态有着自己犀利的否定和批判,但他们共同的地方就是对生命有着极大的敬畏和热爱,对社会有着责任,对众生有着关怀。我从他们丰富的生命历程中读到的最珍贵的品质就是:热爱生命。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我非常赞同这样的见地,工作和生活中也有很多“非常之观”,像老师们,就是经常邂逅这些奇伟之观的,他们用自己的坚定和热烈,看到了我们看不到的风景,他们用自己的执着和专注,导演着自己的精彩生活。我想我会认真工作,好好生活,汲取工作和生活中释放给我的无穷的能量,并用自己的方式,点燃生命。
他们年过花甲的激情也鞭策着我,无论岁月如何忘记他们,他们都用自己的梦想和不懈的脚步,让生活变得有色彩。在这样一个快餐式的社会,什么都是快节奏,有时候往往会为了赶上这样那样的名利场,匆匆赶路,忘记了心灵的疲劳。如果停下忙碌的工作生活,内心就空了的话,那是件很危险的事。所以一定记得培养一种爱好,交一个好友,即便只是读读自己喜欢的书,哪怕不是政论,不是专著,也是可以的,一个人只有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充满,才能怀着真善美的情感与态度去认识社会、观照人生。或者不需要说的那么“高大上”,仅仅是在忙碌紧张的工作生活之余,给自己的心一个小憩的时间和场所,让她放轻松,她才能以更好的状态指引你前行。
参观考察鲁迅故居也是此次课程之一。鲁迅故居是有着极浓的水乡风情的,小桥流水,白瓦灰墙,乌船老树,还有那中街的臭豆腐和龙须酥,在这里瞻仰伟人,品味小吃,也别有一番滋味。一路还走过陆游笔下的沈园,王羲之笔下的兰亭,陆游与唐婉的凄美爱情故事,曲水流觞的风雅旧事,都像一副副画卷,展开在游历者的眼前,任你浮想联翩。
西湖印记
来浙江学习,走近杭州,宿于西子湖畔,杭州和西湖的美是不可不提的。
杭州这个城市的魅力,我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但我认为,她是沉静的,忠诚的,莫测的。她没有那么热情奔放,没有那么张扬跳跃,有的只是水乡的涓秀、文化的清香和传说的魅力。她以自己特有的平静吸纳着来自全世界各地人们的赞赏和奔赴,或者说,她似乎更执着于忠实自己那片土地上的子民,每一个行者,你可以静静观察,也可以驻足歇息,尽随你意,她绝不会轻易打扰,也不会刻意给你什么。
那西湖的美呢?自古以来,多少文人雅士为她痴迷,直至现在,多少人赶赴杭州,只为一睹西湖风采。我把这叫做一种幸福的迷惘。无论你是清晨漫步,还是傍晚游走,你都不难发现这饱含着无数传说的西湖的美是如此广大和密集:优雅、平和、旖旎、风情、神秘、惆怅、欢愉……
苏堤白堤,垂柳依依,孤山断桥,翘首期待,曲院风荷,低声吟唱,还有那镶嵌其中的大大小小的庭院,似乎都在诉说着什么。无论你是初看西湖,还是离别再赏,在你游走的每一个瞬间,这些美好历史就跃然在那摇曳的叶片上,在那粼粼的波光上,也在那婆娑的风中。
归来杂谈
归来已有好些天了,但是那朦朦胧胧的梦却一直萦绕耳际。
谁都应该做一个一路有梦的人。谁都应该在内心深处放飞心中的那匹好马,让它去自由驰骋。
小时候似乎没有梦想,懵懵懂懂,浑浑噩噩。记得我还是黄毛丫头的时候,我说长大后想当名空姐,得到老师表扬,一时成为名句,全班纷纷效仿。其实那时天天有电视看,不要布置什么作业,倒是让我热烈而执著地憧憬过。
渐渐地多读了点书,儿时的懵懂渐渐少了,开始幻想着自己要能像古时的女子一般,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该是多么让人艳羡的,也恨自己生不逢时,没能赶上那样的时代。又幻想着做个驰骋商场的女强者,永远有忙不完的事务,拥有许多财富,穿梭于世界名流之中。最后又觉得隐居山林,和鲁迅这样的文人聊聊天,一碟花生米,一杯茶,说说茴香豆的茴字的四种写法也是件蛮惬意的事情。
后来顺利上了省重点,这时已不想做什么空姐了,不怎么突出的身高也让并不强烈的空梦成了泡影。忽然对翻译来了兴趣:梦想着以后做一个跨国公司的翻译,深得老总赏识,临危受命。所以心目中暗暗决定考后第一志愿全都填英语。可是说不清的心绪拖着我选择了另一种语言,在志愿栏里我慎重而虔诚地填上了“汉语言文学”,填完后莫名地释然了,仿佛做了个许久前就应该做的决定一般。
只是希望这是个对的决定,我还是固执地认为:一个翻译家的奇才,我的可怜而崇高的梦想,就这样被莫名的牵引而扼杀了。当时我真是如此自大地遗憾。
自以为梦想破碎了的孩子进了大学,整日飘荡在大学的校园里,逢人就激烈地争辩说我们早已没有梦想,或者说梦想离我们倏然远去。于是,我疯狂地投入到各种活动中:
我成了舞台的主角,公主飘曳的裙衫轻舞起心中的不快。又成了戏中那只孤傲又渴望被人理解的“鸟”,在虚构的情节中仍希冀有一次自由地飞翔。而后走入轰轰烈烈的就业大军中寻求自己的一席之地,不羁的追逐让我一路走来,教师、公务员,君山、岳阳……
在我认为梦想已经走远的年代,我的梦却悄然萌生在无意的忽视中。我忽然那样地渴望沉浸在古老的文字中,去唐诗里听雨,去宋词中赏月,我找到了一个灵魂可供栖息的家园。我轻轻地却坚定地祈祷许久不要离开这里。
来浙大听学,让我又回到了那个美好的梦境中。
一盏小灯,一本散文,旁边还坐着一个浅吟低唱的姑娘,散发着如兰的思念……
(张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