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振兴街道北苑社区与穆家营子镇鸭子河村由于地理位置紧密相邻,业务来往非常频繁,尤其是2010年两个单位成为“双联双建双促”活动结对单位以来,更是加强了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初步构建了“党建共抓、村居共学、活动共办、事务共理、平安共创”的村居联动发展格局。 党建共抓,创新北苑区域共建模式。鸭子河村党委、北苑社区党委与辖区63家单位党组织按“1+5+N”模式组建了北苑社区区域党委,下设村居、镇机关、首脑机关、平安协会和非公企业5个联合党委,构建了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驻区单位、鸭子河村共同参与的城市社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双方签订了友好村居协议书,就互派干部挂职、党建工作交流、文化交流、信息沟通、资源共享、精神文明和平安建设等方面达成共识。 村居共学,提升村居群众素质。实施了“村居素质工程”,依托社区居民讲堂,定期组织两辖区居民开展科普知识、文明礼仪、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法律法规等知识培训。开展了法律知识讲座,聘请法官、警察、律师为两辖区居民讲解法律知识、物业管理、安全防范等知识,提高了居民和村民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开展了健康知识讲座,聘请医生为居民和村民讲解慢性病防治、健康保健等知识,提升了居民和村民的保健意识和健康水平;组织辖区70多名居民和村民到赤峰市博物馆参观,使党员群众近距离接触红山文化、青铜文化、契丹文化和蒙元文化,为党员群众上了一堂生动的赤峰历史文化教育课。一年来,共实施“村居素质工程”30多次,培训村居群众3000多人次,提高了居民和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升了村居文明程度。 活动共办,融洽邻里关系。共同搭建平台,设置载体,组织村居群众中的文体爱好者成立社区文体协会、组建北苑社区秧歌队、百花艺术团和平安艺术团,经常性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今年,举办了三届社区平安艺术节和首届村居平安文化艺术节,组织居民和村民同台演出、展示了才艺;组织开展了知识竞赛、棋牌赛、乒乓球赛、红色电影进村居等活动,寓教于乐;区域党委在社区和村开展了平安、廉政书画作品征集活动,共征集作品140多件,通过区域党委的评审,对30多幅获奖作品进行了巡回展览;联合开展了庆祝建党90周年表彰活动,对鸭子河村党委等6个区域党委成员单位和5名在职党员进行了表彰,进一步丰富了村居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融洽了邻里关系,促进了村居和谐。 事务共理,提升村居服务管理水平。2010年10月,北苑社区新建了410平米的办公活动用房,下设即社区服务中心、平安驿站、志愿者服务站、社区文化站、民情恳谈室、棋牌室和党员活动室、乒乓球活动室和健身室。在区政府重点扶持、共建单位特别是鸭子河村党委的鼎力支持下,对社区用房进行了装修改造,购置了电脑、打印机等现代化设施,改善了办公服务条件。区域党委将办公用房免费开放,做到了城乡资源共享;针对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管理难的实际,与鸭子河村党委建立了环境卫生协调处理机制,对于相邻地段划分责任区进行管理,对于难点问题进行联合治理,解决了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管理难的问题。 平安共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针对两辖区流动人口多、治安管理难的实际,与鸭子河村建立了村居社会管理创新领导小组,推行“治安联防、矛盾联调、问题联治、平安联创”的“四联”工作机制,编织了3张社会管理网。一是社区治安防范网。北苑社区警务室与鸭子河村警务室一套人马两个阵地,实现警务联管,组建了由村居群众参加的村居治安联防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组、矛盾纠纷调解组等6个专项工作组;成立了由120人参加的6支治安巡逻队,佩戴红袖标在责任区开展治安巡逻。二是流动人口管理网。按照“全员登记、信息共享、双重管理、重点监控”的模式,坚持入户核查,建立流动人口全员信息底册,实行村居流动人口动态管理;将保洁员、楼栋长、保安、“4050”人员聘为信息员,及时为社区提供流动人口信息,并与社区民警、鸭子河村及时沟通情况,做到信息共享。三是社区平安建设网。开展了村居“平安建设论坛”,在网站创办了《平安大家谈》栏目,组织居民村民建言献策;开展了平安村居创建活动,共同开展了综治、禁毒、防范邪教等宣传活动营造平安氛围,评选出了4个平安楼栋和120户平安家庭,提升了平安村居创建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