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基层党建
平江三阳乡着力探索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新路径
来源:岳阳日报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23日   【字体: 】   点击数:

    平江县三阳乡毗邻县城东部,从区位看,是郊区,各种矛盾异常复杂;从发展看,是城区,征地拆迁异常艰难;从产业看,是矿区,安全压力异常沉重。全乡共有党员1564名,党组织33个,党建工作以往面临着许多难题,主要体现在部分党员干部组织纪律涣散、法制观念淡薄、大局观念不强、先锋模范作用弱化,导致存在“有部署、无落实,有态度、无结果”的尴尬境地。但近两年来,该乡坚持党建引领、狠抓作风建设、创新工作思路,逐渐呈现出党员队伍素质全面提升、干部干事创业能力增强、农村基层基础不断夯实的良好局面。

    运用现代科技知识武装基层党员头脑,与时俱进抓党建
    黄兴是三阳乡密岩寨的第一书记,他有一个特殊的笔记本——手机备忘录。每天早上,他会在备忘录中罗列出当日要完成的任务,并及时发送至由乡党委建立的QQ工作群,且每日下班前还会将当日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反馈到群里去,接受组织和同事的监督。如此实用快捷的汇报方式使该乡各项工作的开展更灵活便捷,深受大家认可。原来,自去年开始,该乡党委书记潘典宏鼓励乡、村干部使用现代网络工具,利用QQ群、微信平台形成对接制度,从而建立干部间相互监督、交流的工作平台,既能使分管领导实时了解他们工作动态,也能提升他们的工作干劲,促进工作的快速落实。
    除此以外,该乡还积极从党委班子带学、群教开路引学、廉政课堂促学、崇廉氛围帮学等四个方面,不断贯彻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要求撰写学习心得体会,促使干部工作之余主动学、认真悟、深刻挖,促进党员干部真正做到有心服务、有力服务、有情服务。近两年来,该乡开展农村党员集中培训7次,干部集中学习21次,开展“夜间课堂”13次,学习计划、学习笔记、学习心得一样不落,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为进一步拓展党建工作思路和方法,该乡党委与西藏桑日县绒乡基层党组织建立了“携手一对一、提升战斗力”的结对共建活动,将绒乡达嘎村定为三阳乡党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员廉政教育基地,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党员干部前往西藏绒乡开展共建交流活动,真正达到组织共建、干部共育、困难共帮、资源共享、发展共赢的目的。
    成立党小组,派驻第一支书,激活基层活力
    为把服务群众融入到每位党员的行动中,去年6月,该乡走在岳阳市的前头,在全乡各村党支部中设置党小组,要求全体党员加入。潘典宏介绍称,党小组的设置由村党支部研究决定,再根据党员的居住和流动情况,以一个或几个村民小组、屋场为单位划分成若干个党小组,而后每名党员根据其自身特点,按就近、方便的原则加入其中一个党小组。“每两月至少召开一次党小组会议。”是党小组成员必须履行的工作制度,该乡党委要求每名党员联系8至15户村民家庭,并加强基层走访,做好禁违拆违治违和殡葬改革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宣传等日常工作,带头搞好责任区域公共环境卫生,带头做好扬善除恶、矛盾化解、纠纷处理、信访维稳工作,同时协助党支部做好党员的评议和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的教育、培养和考察工作。
    为切实解决基层党组织基础薄弱、合力不够、水平不高等问题,三阳乡党委通过自愿报名、组织推荐、集体商议从机关遴选了22名优秀干部到全乡22个行政村担任“第一支部书记”,并制定了相关制度对其进行管理考核,变走马观花式“忙下村”为扎扎实实“驻村忙”。该乡党委书记潘典宏表示,选派年轻干部驻村,一方面能够取长补短,有效提升年轻后备干部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向支村委注入了新鲜血液,有助于帮助各村创造性地开展基层党建工作,从而推动各项工作有效落实。如今,22名驻村“第一书记”不仅成了该乡党委政府农村方针政策的宣传队,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队,也成为了帮助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服务队。通过派驻“第一支书”,力争经过1-2年的工作,实现“村级班子战斗力有新增”、“农村党员队伍有新变化”、“农村和谐稳定有新改善”、“群众的满意度有新提升”四个目标。
    南源村支部副书记李永红介绍说,唐凯是村里新来的第一书记,他的到来给村民带来了不少实实在在的帮助,同时还为他们这些老支书减轻了负担,南源村也自此“告别了百姓到村里很难看到干部”的尴尬局面。该村钟家垅地理位置较为偏僻,有几户居民家中的电压不稳定,时常出现“煮不熟饭”困境,唐海得知情况后及时与当地供电所取得联系,分析原因并迅速拿出了整改方案,近期将加装一台变压器,村民纷纷竖拇指赞赏。
    实行千分制考核,将评价权利交给群众
    为切实抓好乡机关及村级的干部作风,提高其工作效率,该乡进一步优化了考核机制,制定“千分制”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更全面客观、公平公正、准确有效地评价了干部的工作实绩,从而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扎实有效地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
    何谓“千分制”考核?即各级干部每人以每年评分1000分为基本分,考核实行奖优罚劣扣分加分办法,逐月公开考核情况,年终总评计算总分,将考核结果与支部个人荣誉、政治待遇、经济收入挂钩。据潘典宏介绍,村级干部考核中,基本称职的将进行诫勉谈话,限期改进,一年内不得晋升职务,不参与评先评优,不称职的不予发放绩效工资与考核基金,连续两年不称职的自然终止职务;机关干部在考核中基本称职的同样诫勉谈话,限期整改,一年内不得晋升职务,不参与评先评优,且不享受年终奖金,不称职的,予以降职处理,不享受年终奖金并取消年度评先评优,连续两年基本称职的将定为不称职,连续两年不称职的,予以辞退。
    据悉,去年该乡共有7名干部职工被评定为基本称职,8名干部职工被评定为不称职。另外,在党员考核方面,该乡考核采用“一会三评”的方法,其中党员互评占40%,群众评议占40%,组织评定占20%,一年来,共评议出不合格党员25名,组织处理20名。
    近年来,该乡一直坚持党建引领,把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始终贯穿于工作中,注重工作实效,使全乡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上去了,宗旨意识增强了,工作中展现出来的作风和精神面貌也随之提振了。去年以来,该乡新建村级活动中心2个,实现村级组织活动中心全覆盖;建立党小组113个,开展各类义务活动200多次;党员联系帮扶困难群众600多人,开展各类帮扶行动800多次,切实增强了村级组织的保障。潘典宏表示,农村党建工作要抓好必须在互相取经的基础上做好务实创新,下一步,乡党委将从加强党员教育和支部建设着手,进一步聚焦党建主业,在建上抓拓展,在用上下功夫,在活上创特色,在强上求实效,以抓党建带动全乡发展,多为老百姓干实事、干好事、干成事。


 
 
打印本页 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