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员风采
皓首红心念党恩
——岳阳县3位“爷爷辈”党员的故事
来源:岳阳日报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04日   【字体: 】   点击数:

4月27日,笔者从岳阳县委组织部党建办主任李龙处获悉,该县党员教育有很多典型,其中3位86岁以上老党员的事迹尤其值得一提。笔者于是前往筻口镇朱仑村、柏祥镇柏祥村、新墙镇燎原村,探访这3位“爷爷辈”党员的故事。

88岁老人省吃俭用交2万元特殊党费

党员档案:李志明 60年党龄 筻口镇朱仑村人

采访车开到李老屋旁地坪,88岁的李志明老人从青瓦房里笑盈盈走出来,颤颤巍巍掏出几根白沙烟,和我们打招呼、装烟,我们上前叫李爹,李老耳朵不太好使,喃喃自语,自说自话。

老人家子孙辈共出了13个共产党员、16个大学生,现在子孙们大多在上海、西安、杭州、深圳等地工作,还有个干女儿,现在南开大学,亲戚来往了30多年。在他看来,家里出这么多人才,都是托共产党的福!

李老从小命苦,他的父亲从小没奶吃,被迫送到十步桥太阿婆家寄养,稍大一点加入地下党,打入敌人内部,从此隐姓埋名。爷爷知道后,既鼓励又担心,嘱咐不要走远。父亲只好在江西、平江一带工作,后来在江西吉安不幸被国民党逮捕,险些被活埋。半夜时分父亲巧解绳索,在同事的营救下,机智逃脱了。再后来当了游击队长、16区区长,解放后守过材料、当过电影院经理。

李老的父亲干几十年革命工作,在父亲的影响下,李老当上了医生。父亲去世后,开了两次追悼会,大队召开一次,地委又来召开一次,好多花圈为父亲送行。李老的父亲,在世虽然受过不少苦,但是去世后,却受到了共产党的礼遇。这,让李老倍加珍惜、倍感党恩。于是,老人自1952年开始写申请,1958年如愿以偿入了党。6年的追求,是老人孜孜不倦的最好诠释。

估摸着村支书多次听过李爹不厌其烦地谢党恩,上前贴着李爹耳朵,高声追问大家关注的话题:“您一年只有两万多退休金,一年交一万,两年交两万,据说今年还要交,万一突发情况需要用钱咋办?”

“这不成问题咧,我勤学、勤俭、勤劳,过去我种5亩田,现在还种地,你们看,地上的油菜籽就是我的,我自己种的吃不完,住在泥砖房夏天不热,冬天不冷,我又是医生,有病自己诊!”李老自认为身子骨硬朗,用钱的地方少。

提到病,旁边的满媳妇气不打一处来,递给我们一封信,压低嗓门对我们说:“上个月老人家骑单车外出摔伤,硬是不肯住医院。大姐姐写了6页纸的信,劝他把这些钱留一部分自己应急,或者等老人去世后再缴纳特殊党费不迟,结果老爷子回信将大姐姐一顿痛骂。”

“满伢仔,你说个不停,说什么呢?”李老还是发现了满媳妇在“吐槽”。

满媳妇赶忙回答:“没说什么啊,都讲您老人家觉悟高,我们都不如您。”未等采访结束,满媳妇把大姐写的信折好塞进裤兜,一脸无奈,悄悄回家了。

子女的不理解,是因为李老的家庭并不宽裕。李爹的满媳妇,心脏做过手术、丈夫又中风了,房子破破烂烂。老人家不仅住土房瓦屋,而且一天两顿饭菜放在电饭煲里一起煮的。

老人省吃俭用交特殊党费,只因不忘初心。

92岁老人86岁时递交入党申请书

党员档案:黄珍美 7年党龄 柏祥镇柏祥村人

“党的恩情说不完,喉干饮水尽思源。今朝幸福官清正,过去贫穷受苦冤。年龄八六求入党,报答党和政府恩。我有4个儿子,其中3个共产党员,2个孙子也是党员,有1个儿子办公司,一年上交国税几百万,看到儿孙们都为国家作贡献,我坐不住,自愧对不起党。我反复思考,决定在有生之年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将子女们孝敬我的钱为党和人民做点贡献……”笔者刚刚落座,92岁的黄老背诵6年前的入党申请书激情澎湃、吐字清晰。

柏祥村的土地名叫黄柏祥,是以黄姓居多的自然村落。沿着村前公路往里走,就是步仙,再过去就是平江县。这里高楼林立,尽显秀美乡村范。虽然村子远离县城,但村民幸福指数高,家家通上天然气,户户门前有水泥路、安着太阳能路灯、绿化带郁郁葱葱,就连污水排放都预埋了水泥暗管。这一切,除了政策惠民,也离不开黄爷爷一家人的倾囊支助。

2011年,“6.10”地质灾害,山洪越过山冈,冲毁庄稼,卷走房屋,击毁农人的希望。黄珍美老人经常端坐电视机前读新闻,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拄着拐杖,来到银行取出现金,用手帕反复包了几层,再走到镇里捐款2万元救助灾民。

虽然年事已高,但黄老克勤克俭,为困难群众和镇敬老院献爱心,近年来已捐款5万多元。

“我一日三餐不弄饭,儿孙个个孝顺,特别是这个孙媳妇,全世界找不到这么好的伢崽,我在外面串门都是她开车接送。”采访间隙,老人带我们进他居室参观。房子里没有豪华的装修,物件摆列整齐,最打眼的是那一摞打印后过塑的七言诗作稿。

“您过去当老师么?”笔者问。

“我自幼家贫,没进过学堂,76岁才跟我的姨侄学认字。过去种上十亩田,含辛茹苦养大六个子女,如今党的政策越来越好,种田全部机械化,农闲时间多,村里的老人也跟着我学写诗。”

“不愿看牌愿看书,烟漫雾阵像烧猪。书是脑子财富库……”黄爷爷念叨着他的大作,不太合格律,但通俗易懂。

好一位阳光的老人!

86岁老人坚持抄党章写心得

党员档案:周锡初 57年党龄 新墙镇燎原村人

燎原村侯主任早早站在路边等着采访组到来,刚会面就开门见山:“县里要搞两学一做活动,我上门发通知,没想到周锡初老人家搬出十几本笔记,他年年抄党章,年青人不见得能做到呢!”

从荣新公路上个小坡,顺着新墙河的流向再走几百米,便来到竹林掩映下的周老的家。透过窗棂望去,老人正戴着老花镜,慢条斯理写着字。见我们到来,周老热情招呼端上热茶。

堂屋墙上挂着老人用仿宋体自书的警句: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笔画端正,结体严谨,像模板刻出来的,大家对老人的笔力啧啧称奇。

“再过一个月,是周爹86岁的生日。他不仅字写得好,而且会做木匠、篾匠,会吹笛子、拉二胡、打乒乓球,每年汛期,老人还扛着锄头到新墙河巡堤防汛”。侯主任对周老情况了如指掌。

周老出生在月田镇黄岸的一个山村,兄弟姊妹9个,他排行第六。苦水里泡大的老人,十分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周老讲,过去抽壮丁是两个抽一个,三个抽一双。父亲为他们兄弟买过三次壮丁,欠下几百个光洋。当年学校少,要翻山越岭几天时间,赶到湖北通城中学读书,这个学校是江西、湖南、湖北三个省联办的,岳阳学生占三分之一。贫困生可以得到共产党的政策补助,学费每期4-7块,他领的7块,读了两年半书。他的书法就是那时候练的。回家后,周老当过记工员、生产队会计、绥宁县财政局预算会计,教过7年书,办了6年林场,1979年铁山水库移民,他在中洲乡抓基建,由于水土不服,最后定居燎原村,一晃眼搬来40多年了。

“我们过去读书走路的,60多公里,脚走出泡,一年回来一次。你看看现在的社会形势越来越好,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都是天翻地覆的变化,衣食住行那是一个好哇,两三岁孩子就进学堂,车接车送。我们全家享共产党的福,何况我还有三农补助,一个月也有85块养老金,吃穿不愁享福不尽,身体硬朗。我有57年党龄,最听党的话,跟共产党组织感情深。作为资深党员,我怎么能不去了解党的主张、不学习党的章程呢?

老人告诉我们,身体好的秘诀是动为纲、素经常、酒少量、不愁肠。如今老两口养猪、种菜、砍柴做惯了,坐不住。遇到雨天或者农闲,周老就读书抄笔记,把几十年的感受融入心得体会文章,有十万多字。

采访告一段落,老人饶有兴致领着我们参观他种的菜,话题却不在绿葱葱的菜上面:“我有一个梦,那就是将来有一天,希望通过努力,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印出来发表。”

拜访完三位老人,时近傍晚。一抹夕阳从车窗射进,晚照别样的从容别样的温馨,像晚开的花儿,我仿佛闻到陈年老酒的芳香。

 
 
打印本页 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