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岳阳楼区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内容丰富、节目适用、寓教于乐的优势,精心组织、大胆创新,使远程教育“小课堂”变成了服务党员,引领居民的“大舞台”,有力的促进了社区和谐发展。
一、以组织覆盖,推进社区和谐建设。一是组织共建。坚持每年与远教站点所在党(工)委分别签订《远教设备管理维护责任书》,明确党(工)委书记本单位远教工作第一责任人,社区(村)党支部书记为远教站点工作直接责任人。区委远教中心定期、不定期督查、讲评、通报。二是队伍共建。严格按照有文化、有技术、有责任心的标准,精心选配社区(村)干部为主体、大学生村官积极参与的管理队伍。全区共选配高素质远教专干16名,村级站点管理员34名,大学生村官操作员17人。采取“分级培训”的模式,要求社区干部带头学,在职党员参与学,大大提高了远教站点管理人员的维护、操作水平。三是资源共建。我区积极配套升级硬件,及时补充软件。充分挖掘社区热心公益事业的老领导、老教师,协助及时更新宣传栏、编印理论学习材料,发送温馨短信。制订《远程教育站点设备管理台账》、《远程教育教学活动制度》、《计算机房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等,统一规范上墙。
二、以活动创新,推进社区和谐建设。一是开展“红色宣传”活动。发挥远教平台“喉舌”作用,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路线,传播党的主张和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我区经济社会建设取得的成绩。及时公布、公示组织工作的相关情况,广泛征集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真正落实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二是开展“党员奉献日”活动。扎实开展“党员奉献日”活动,按照“一个支部、一面党旗、一个主题、一个项目、一日奉献”的活动要求,引领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禁毒与反邪教警示教育,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宣传,计生健康宣传。三是开展“远教志愿者”活动。从区直有关单位招募40名技术好、热情高、责任心强的党员同志为“远教志愿者”,在节假日开展“社区大讲堂”,借助远教网络图文并茂的课件,努力为居民群众提供居家防火、自救逃生技能、养生保健、疾病预防、家电维护等服务。
三、以优质服务,推进社区和谐建设。一是架设“连心桥”。 统筹区内优质资源,在区门户网站搭建“12345”公众热线受理平台,开辟网上监督,设立民情信箱,开展网上调查,畅通党员干部诉求、监督、举报的网络渠道,最大限度的满足党员群众的各种合理化愿望和要求,拉近党同群众的距离,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架设党组织和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桥梁。二是构筑“直通车”。以为民服务为核心,公示办事程序、办事依据、办结时限,提供“一站式”服务。在社区服务中心开通网上办公,在远程教育平台建立党员论坛,建设完善基础信息库,实现党组织关系接转、信息查询、课程点播内外互动交流,上下无缝对接。三是打造“就业岗”。 依托远程教育平台,大力实施“明灯计划—春风送岗位”行动,采取“免费课堂”、“实践课堂”、“网络课堂”等形式,共组织创业就业技能培训24场次,帮助2060名下岗失业人员重新走上劳动就业岗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