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员教育 > 远教工作
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来源:中共汨罗市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20日   【字体: 】   点击数:
汨罗市大荆镇党委
大荆镇地处汨罗市北部,素有汨罗北大门之称,全镇辖 12个行政村,1.3万人口,其中党员720人,现有镇管远程教育站点13个。自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活动以来,我镇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紧密结合镇情村情,强化措施,创新方法,把握“管、学、用”三个关键环节,积极发挥远程教育在加强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引导农民致富上的强大功能,促进新农村建设不断快速稳步发展。
一、以“管好”为切入点,注重“三保障”
一是注重队伍保障,确保有人管。各站点成立了由党委(党支部)“一把手”任组长的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完善镇、村管理网络, 2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站点配备了2名大学生“村官”任专职管理员,其它11个站点管理员也以村级后备干部为主力进行选拔、配备,全镇远程教育管理人员达28人。
二是注重经费保障,确保能管好。镇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 10万元,远程教育操作员补贴实行打卡发放,站点设备做到了及时维护更新。今年先后更新了3台电脑,2个站点安装了投影仪。同时增加培训投入,除组织远程教育管理人员上岗培训外,每年对操作员进行1次轮训,使他们不仅能成为业务能手,熟练操作远程教育软件,还会利用网络解决村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三是注重制度保障,确保管长远。完善站点各项管理制度,做到教学有计划、收看有组织、学习有记录、设备有档案,站点日常教学管理规范,安全防范措施到位。将远程教育工作纳入村级组织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支部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严格奖罚兑现。加强督查考评,每季度对站点进行 1次考核评比,对远程教育学用工作情况予以专题通报。
二、以“学好”为着力点,注重“三结合”
一是集中培训与个别辅导结合。镇机关每周星期一晚上组织机关干职工集中学习 1次,村级站点借助“红星视频”和文化共享工程等辅导教学平台,每月组织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学习 3次以上。站点平常实行全天开放,保证随时可学、随到随学。每次学习前,各村级站点都及时公开学习内容,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学习的针对性。为避免工学矛盾,各村级站点积极采取白天不学晚上学、晴天不学雨天学、农忙不学农闲学等办法,扩大了参学范围,保证了学习时间,形成了党员干部带头学、经济大户示范学、农民群众跟着学的良好氛围。各站点每年开展学习培训在30期以上,培训农村党员干部群众达4000多人次。
二是课堂授课与课外实践结合。依托近几年建立的西瓜、柑桔、肉牛等种养协会等行业组织,利用岳阳市农村党员培训基地落户我镇的有利条件,经常组织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实地学习培训。新塘村在西瓜种植上探索了 “支部+远教+协会”的工作模式:即村支部负责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到远教站点学习政策、法规等知识;西瓜协会负责组织科技示范户、协会会员和有兴趣的群众到远教站点学习农业技术等知识,并利用远程教育的网络资源,组织科技示范户到外地现场学习种植技术。镇农技人员也结合远程教育网络,采取从“课堂”到“现场”的培训方式,大大提高了农户的种植水平。
三是行政推动与市场运作结合。依托远程教育平台,运用市场手段提供信息技术服务,初步形成了 “远教+大户”、“远教+协会”等模式的经营格局。墩河村养猪协会利用远教平台每月组织村民学习,聘请专家为农民讲解养殖技术。协会对外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统一组织生猪销售,这样养猪的农户学到了技术,生猪的销售也找到了门路。
三、以“用好”为落脚点,注重“三围绕”
一是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活动。去年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专题辅导 7次,结合手足口病防治培训3期。今年结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专题辅导3次,结合加强校园安全与周边环境整治培训2期,开展计划生育相关法律法规培训2期。这些学用活动的组织,有效推动了全镇中心工作的开展。
二是围绕助农增收强化服务。我们坚持把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普法宣传教育等作为远教重点,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增加培训密度,提高站点使用率。根据群众需求,调整教学内容,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创新学习方法,采取集中式、订单式、自助式等方法,提高了群众参学率,增强了学习实效。桂花村老党支部书记李国栋深有感触地说: “过去推广农业新技术凭嘴巴讲,讲得口干舌燥效果也不好,现在搞远程教育,农民既喜欢看,又容易接受,真正是个好东西。”
三是围绕共同发展结对帮扶。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和带动作用,采取结对帮扶措施,将示范基地、示范户同困难农户结成对子帮扶,手把手传授种养殖经验和典型做法,并在年底对帮扶作用大、效果明显、带动辐射强的优秀示范基地和示范户予以奖励。目前,全镇共结成帮扶对子 132对,带动发展种养殖专业户52户。
 
 
打印本页 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