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服务 > 在线投稿
聚焦 | 汨罗市弼时镇白鹤洞村扶贫情况
来源:网上投稿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02日   【字体: 】   点击数:

“木棉计划”start!

大学生参与“三下乡”活动,是当年五四青年开创的 “走向社会 ,深入民众”光荣传统的延续,是我们知识分子同工农群众相结合、教育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一贯方针在新时期的集中体现,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将自身价值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必由之路。为助力乡村振兴,响应国家精准扶贫号召,展现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担当,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成立“苍苍青木,始于关爱”木棉计划国情社情观察团,通过走访、调查等方式对弼时镇重点产业扶贫项目进行调研,并对扶贫产业对当地贫困村、贫困户的生活改善成果进行调研。

经过层层选拔,最终确定了由辅导员南彬老师担任指导老师,十名来自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17、18级的同学组成的“苍苍青木,始于关爱”木棉计划三下乡团队。团队成员均为学生干部,具备组织活动、新闻稿撰写、摄影等能力。

  活动开始前,“木棉计划”队长王瑞茜联系到了汨罗市弼时镇镇政府,说明来意之后,镇政府对“木棉计划”的到来表示欢迎,不巧的是,木棉计划前往白鹤洞村与与玉池村的日期为周末,镇政府无人上班。但镇政府还是联系到了白鹤洞村村委会与玉池村村委会,做好“搭线桥”的角色。 “木棉计划”乘坐城际大巴车到达白鹤洞村,村委会吴主任接待了“木棉计划”并安排食宿。“木棉计划”成员对即将开展的活动也表现出极大的期待。

聚焦发展问题

  通过这几天对村里种植项目和贫困户的走访,团队发现问题颇多,可以进步和改善的地方也颇多。
  第一,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其实是很统一的:家中有大病者,无劳动力和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家住山顶)而造成的交通不便以及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潜在危险。通过走访周奶奶和姚伯伯家,一个是退伍军人家庭,一个是之前在山顶上居住的家庭。周奶奶老伴常年瘫痪,自己年纪已大没有劳动能力,因而家庭经济重担都落在退伍军人的儿子身上,儿子外出打工。此行遗憾的是没有见到周奶奶的儿子,但根据周奶奶的年纪推断儿子应该也不是受各种打工机会欢迎的年龄。可见生活压力之大。
  其次,种植产业项目还处于运营初期。白鹤洞村的中药种植,现在只是一株株小小的幼苗,还没有长大;白鹤洞村的果树种植项目和玉池村的猕猴桃种植项目也只是栽种下来还没有挂果;两个村子种植的水稻稻田,浮萍问题十分严重。产业收益甚微。根据白鹤洞村吴主任的描述,中药种植项目运营初期产业甚至在亏本,给入股的村民进行补贴。如果不是政策的扶持,可能产业下行道路更加艰难。
   第三,农村的中小学教育情况十分严峻。白鹤洞村内的小初中学生在一个学校学习读书,一个学校共200余名学生,而一个年级仅10余人,教师也仅10余名。乡村教育资源十分匮乏。在走访中我们见到了白鹤洞村以前荒废的学校,宿舍和教学区连在一起,整个学校只有一间多媒体投影室,而且可以看出多媒体使用频率其实十分的低。学校具有先进的教学设备,但是会用、习惯用的教师却是少之又少,使得设备处于闲置状态。吴主任透露,有一些家庭还不错的家长已经开始给孩子报名补习班,甚至还会报一些类似钢琴和跳舞的兴趣班,可见村中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比较重视。但是较为贫困的家庭中孩子的教育问题却得不到解决。当谈到如果有一支团队在暑假期间来村子进行支教活动,吴主任和姚伯伯表示村民肯定十分欢迎。

第四,团队发现当地景色比较怡人,山被雾气缭绕,若隐若现,主任透露有计划利用村中的梅江河源头做漂流项目,但若作为景区缺乏一些特色。其次就是缺乏宣传途径,无法吸引游客,同时景区周边建设不足,上山的交通也不够便利。所在地基础设施落后,交通闭塞。虽然已经修建柏油路,但道路崎岖,交通安全设施不完善,山路多急转弯,路上并未设置反光镜。山路狭窄,不利于较多车辆同时行驶。所在地附近还未进行初期开发,无任何旅游设施。环境问题,开发旅游业同时如何保持原有生态,比如在自然泉水上建设漂流项目,原有河道不具备条件,势必会进行改造,如何才能保证下游河水不受影响。

“木棉计划”有话说

经过木棉计划调研小组的讨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提高土地利用率。土地是一定的,利用率提上去了,产值自然就提高了。种植初期,果树还未成熟,在地间利用空地种植萝卜、西瓜等,增多产品种类和销售渠道减少初期经济损失。或者,经过调研考察发现,白鹤洞村的土地面积十分庞大,可在其他土地上种植其他可以在短期内得到收益的农作物。

其次,加快当地基础设施完善进程。团队发现,白鹤洞村已具备初步的乡村娱乐设施;垃圾处理也有一定提高,家家户户争评“最清洁”。但上行道路崎岖,交通安全设施也需要进一步完善。然后进一步发展旅游业,开展农家乐等体验项目,为当地农产品和投资企业做宣传,也增加农产品的销售途径。

第三,在实地考察过程中,团队发现,白鹤洞村与湖南国湘食品有限公司有扶贫项目对接。可以发展食品链,对农作物、中药进行二次包装,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同时为当地贫困户,尤其是留守妇女提供就业机会。

第四,乡村医疗卫生情况得到一定改善。团队发现,家家户户都有和卫生院签约的家庭医生。保证了乡村最基本的“看病难”问题的解决。

第五,由国家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补助,确保项目可以长期进行,发展成为一条成熟的生产种植链,使投资的企业和村民能够尽快盈利。做到互惠互利,而不是产业处于亏空的状态。

第六,农村教育的发展。村民对于支教团队表示十分欢迎,也希望有更新鲜的支教团队走进白鹤洞村,给白鹤洞村的学生带来对外部世界的新鲜认知与对新事物的好奇。孩子的世界是充满探索心和探索勇气的,希望这一抹勇气与探索未知的心可以得到慰藉。

“木棉计划”ing

“青青苍木,始于关爱”。木棉计划一直在路上,也希望有更多的团队可以深入农村地区,了解当代农村的发展现状,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做出自己的贡献。

 
 
打印本页 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