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荣华
把“联手帮扶企业”作为“服务经济保增长,改善民生保稳定”的重要手段,需要坚持思想先导,凝聚帮扶共识;突出解决问题,提高帮扶实效;健全帮扶机制,优化帮扶环境。
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工业突围发展,岳阳市委、市政府年初决定在全市广泛开展“联手帮扶企业”行动,38名市级领导带领300名市直部门干部对口帮扶石化、食品、电子信息与光伏、再生资源等十大重点产业的310家中小企业。“联手帮扶企业”行动的深入开展,有力有效地推动了工业经济趋暖回升,全市121家停产半停产企业全部恢复生产,县域工业经济稳步发展,长炼、岳化、华能等中央省属企业逐步走出低谷。1至5月份,全市规模工业企业达到1183户,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199.51亿元,同比增长18.7%;完成技改投资61.25亿元,同比增长63.95%。
坚持思想先导,达成帮扶共识。共识才能共为,合力才能攻坚。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岳阳市委、市政府及时研判、果断决策,把开展“联手帮扶企业”行动作为应对金融危机、助推工业突围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动员全市一切力量,整合全市一切资源,全力帮助企业排忧解困、共渡难关。为推动联手帮扶企业行动深入开展,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了各种会议,动员全市各级各部门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帮企业之所需、解企业之所难,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确保全市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着眼解决问题,重在帮扶实效。帮助企业解决突出问题,既是开展“联手帮扶企业”行动的切入点和落脚点,也是衡量帮扶工作成效的首要标准。从调研的情况看,企业反映比较多、带有共性的问题主要是融资难、行政审批周期长、机关办事效率不高、企业周边环境不优等。对企业反映的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本着帮忙不添乱、服务不包办、支持不违法的原则,着力从政策上帮、从环境上帮、从融资上帮、从项目上帮、从创业上帮。为确保帮扶工作落到实处、不走过场,我们大力推行“挂号销号”制度,将收集到的困难和问题向有关部门单位交办,进行“挂号”,限期办结,在问题得到圆满解决、企业表示满意后,再进行“销号”。自帮扶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共解决企业融资、用电增容、土地报建、规费减免等各种问题600多个,组织4家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与100家企业开展对口担保融资5.1亿元,各商业银行为216家中小工业企业发放贷款13亿多元,税务部门依据相关政策共为企业审批减免税金3.4亿元。通过帮扶行动,极大地提振了企业信心,缓解了企业困难,一批企业逐步走出困境,全市工业生产形势明显好转,工业增加值增幅逐月上扬,5月份达到新高,增长19.4%。
改进工作作风,优化帮扶环境。开展“联手帮扶企业”行动,既是帮助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有效举措,也是检验干部工作作风的重要载体。我们把“联手帮扶企业”行动与“服务经济保增长,改善民生保稳定”作风建设主题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与有错无为问责、不换状态就换人有机结合起来,以“联手帮扶企业”行动促干部作风转变,以干部作风转变促经济发展环境优化。
强化督查考核,健全帮扶机制。市委、市政府明确要求,将帮扶工作纳入建设民本岳阳年度综合考评、市政府行政绩效考评和市直机关单位作风建设考评中,考评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评先评优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健全协调调度机制、督促检查机制、舆论导向机制,全力营造出全社会关心企业、帮扶企业、服务企业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