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孔雀东南飞,今朝引得凤还巢。华容县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精神,按照市委“一三五”基本思路,主动对接“百名专家挂职岳阳柔性引才行动”,柔性引进省内外最具影响和权威的专家、学科带头人65名,共13个团队,其中博士生导师13人。近两年引才、用才等方面工作取得飞速发展,通过四海揽才,75家企事业单位引进急需专业人才95名,其中硕士研究生16名……
集八方智慧,聚万千人才。华容人才工作有效开展,为全县持续推进“四大会战”“六大工程”,加快建成全省全面小康经济强县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出政策 拓展多向揽才渠道
受区域位置、经济水平、生产生活条件的影响,就华容县而言,高层次人才是稀缺资源。近两年来,该县落实巴陵人才工程,切实加强县委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意见》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不断拓宽揽才渠道,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人才创新创业发挥作用完善机制,聚力打造人才高地。
截至今年11月底,该县从湖南湘雅、湖北同济外聘的医疗专家,主动担任技术顾问,共接待门诊、查房病人3000多人次,开展讲座200堂次,主持重大手术200台次。许多重症患者不出县就能享受顶级知名专家的医疗技术服务,大大提升了华容医疗技术水平。为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引进湘潭大学副教授、旅游应用研究所副所长朱东国担任该县旅游产业发展顾问。瞄准产业需要,华容又柔性引进芥菜产业专家5名,帮助企业引进32名科研人员。
针对全县重点项目、重点产业、重点领域等急需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扩大用人单位自主权,对引进“985”“211”“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和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特殊人才及以上高层次人才,可以采取面试、考察等方式直接聘用。今年,华容县水利局、教体局、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管局等单位主动走出去,联系高校、对接人才市场,引进硕士研究生5名、 “985”“211”“双一流”高校毕业生5名。该县12月8日又组织县一中、怀乡中学、职业中专赴湖南师范大学参加校园招聘活动,16个计划岗位有58人应聘,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和一本院校本科学历的50人。
该县在籍高考考生报考定向培养专业、被全日制二本以上高校录取后,县财政给予6万元学费资助,毕业后回华容工作,解决事业编制。实施锻炼培养计划,县城建投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21人,实行合同制管理,通过三年实践工作锻炼,考试考核合格的,还可优先录用为事业单位正式工作人员。
为确保人才引进奖励机制不成为“一纸空文”,华容单独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从2017年起,每年县财政预算经费500万元,根据实际需要逐年适当增加,实行人才工作专项经费项目申报制度。
搭平台 打造科技强县引擎
为吸引创新性人才输入,华容全力支持企业组建研发团队,帮助企业建好实验室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打造科研人才高地。投入资金600多万元,在县工业集中区龙头企业恒兴建材有限公司建立省级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借此平台,与湖南大学签订技术开发合同,成立恒兴研发中心;今年与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帮助华容县新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建立产学研基地;与湖南农大等高校合作,计划建立“华容芥菜产业研究院”,系统开展从种子、种植、加工、营销、投资、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集成研究与合作包装;与湖南理工学院签订校地教育合作框架协议,建立“华容教育改革发展研究中心”,为华容基础教育领域改革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有效引进 高校优秀的师资力量、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智慧高效的教学管理模式,与湖南师范大学合作兴建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田家湖学校,项目投资4.2亿元,提供学位5000余个,预计2019年9月可投入使用。
通过建设实用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培育技能大师工作室,华容广泛组织开展技能培训、竞赛和表彰奖励。建立名师名医工作室34家,每家支持2—5万元,培养人才梯队,实现行业人才“传帮带”。今年5月28日,福尔康医用卫材公司举办首届师徒节,共有26对师徒签订培养协议。组织企事业单位主动对接湖南一师、湖南理工学院、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岳阳职业学院等11所院校建立15处学生实践基地。9月20日,与湖南科技职业学院签订华容县乡村振兴规划设计战略合作框架,双方将在乡村振兴规划设计的互动交流与服务对接、乡村振兴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等相关领域开展全方位的合作。
该县还充分利用高校在教育培训、人才智力、科技成果等方面的优势,今年6月,与岳阳职院合作,建立华容县北街社区学院,专家教授亲临社区为群众授课,开展法律法规、文化艺术、就业技能、健康知识等多种类型的培训,推动优秀人才、优质资源进社区,为该县创新社区服务管理提供智力支持。今年4月,在县职业中专建立“电子商务孵化基地”,基地的运营服务费用预算为100万元,基地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创业基地,对接华容电商产业园,搭建华容名优土产品电商销售平台,培育电商从业人员。
重管理 优化县域人才环境
华容县成立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刘铁健任组长,积极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作用,加强职能部门协调配合。重点人才工作实行相关部门(单位)牵头负责,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实施。根据方案,该县2018年人才工作重点项目分5个大类,22个子项目,明确相关单位39项目标任务,每项任务都确定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人,并规定了任务完成时限。
在人才队伍培养上,华容实行梯队发展、统筹推进模式。从2018年起,计划用5年时间,重点培养和选拔100名左右行业领头人,1000名左右特色人才、10000名以上乡村振兴人才,让该县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人才结构更趋合理。
对新引入的各类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县财政一次性给予1—5万元专项资助;每年对在某一领域有特别重大贡献的人才(团队)给予1—50万元专项资助。创新企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启动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县职业中专实行与工作目标挂钩的多层次绩效工资制度,呈现“教师争着进课堂”的现象。
今年,华容进一步创新绩效考核奖励机制,县城建投招聘21名体制外专业人才,除基本工资外每年人均发放绩效奖励5万元。在县工业集中区杨家桥工业园,华容一次性建成60套人才公寓,为企业引进人才提供了住房保障。
该县还建立党政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县级党政领导联系专家,当好“店小二”,帮助解决人才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使人才安心工作、专心创业。建立专家决策咨询委员会、聘请专家顾问团,2018年年初,邀请武汉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湘潭大学等10名专家顾问来该县把脉扶贫与发展,提出有参考价值建议40多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