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工作 > 工作动态
2010年湖南省科技特派员工作情况
来源:湖南红星网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07日   【字体: 】   点击数:
2010年,我省紧密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际需要,全面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共选派科技特派员4097名,其中省派科技特派员157名,市州、县市区派科技特派员3940名,农业特派员2994名,医生特派员1012名,其它领域的91名,进驻村场4900个,年人均下乡142天,进一步发挥了科技、人才的重要支撑作用,有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一、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创业行动运行良好
1、出台了创业行动实施意见。年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的实施意见》(湘办[2010]12号),提出今后一段时期内全省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明确“精心选派科技特派员、建设科技特派员创业链、搭建创业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培训体系、创新体制机制”五大任务,制定了“完善人事保障政策、加大创业行动经费投入、加大项目支持力度、建立社会融资体系、落实创业激励政策”五项措施。相关职能部门和各级科技特派员工作机构根据文件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相应的实施办法。
2、强化了部门联动机制。按照“组织部门牵头,科技部门主推,相关职能部门配合”的工作模式。省委组织部、省科特办发挥协调统筹作用,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派出单位及市州的工作联系,整合各方资源,确保创业行动的有序推进;省科技厅设立科技特派员农村创业行动专项计划,制定了建设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和工作站实施办法,明确了近阶段创业行动的重点任务;省卫生厅组织省属医疗单位,对口帮扶永顺、平江、江华、安仁等贫困地区的9家卫生院;省财政厅安排专项经费,用于省派科技特派员下乡服务补助、差旅费用报废以及省科特办表彰、奖励等日常开支。相关涉农部门和派出单位,将创业行动作为本部门、本单位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予以支持。上下级部门之间、派驻单位与后援单位之间建立紧密联系,加强工作沟通和互动,进一步建立健全了部门联合推进机制。
3、加强了科技特派员工作管理考核。省科特办联合省科技厅、省卫生厅、省扶贫办分赴14个市州,以召开座谈会、实地查看项目点等形式,对各地科技特派员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检查和调研,根据创业行动的工作目标任务,组织开展全省科技特派员工作总结、统计,对各地开展情况进行年度综合考核。各级党委、政府出台文件,把创业行动工作纳入重要日程,相关职能部门和派出单位将创业行动开展情况纳入本系统本单位工作的考核范围。各级科特办细化工作目标,加强对科技特派员工作的考核管理,如岳阳市制定《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五个一”目标责任考核办法》,采取百分制评分形式,年终市科特办根据各县市区完成目标任务的情况进行量化评分,确定等次,奖优罚末。
4、营造了良好氛围。广泛宣传开展创业行动的经验和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的事迹,吸引全社会关注、理解和支持科技特派员创业工作。省科特办编印了科技特派员工作简报市州专刊共8期,每期集中展示一个市州的工作情况,同时在网站专栏发布信息100多条,加强了工作交流,营造了竞争氛围;《湖南日报》、《人才信息报》、湖南广播电台、红网等媒体多次报道了我省科技特派员工作的经验做法;各市州积极利用当地媒体加强对创业行动的宣传,如衡阳市科特办与衡阳电视台联合打造科技特派员宣传栏目《“农博士”进农家》,目前已播出20余期,深受基层干部群众好评。
二、服务机制进一步健全,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1、促进了农村科技服务模式融合。引导科技特派员工作与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工作、“双百”科技富民工程、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等农村科技服务网络联动,促进了人才、技术、信息、市场等资源的整合。如湖南文理学院王京仁教授开发出“农业专家实时咨询服务系统”,与农村科技信息资源库进行有效链接,形成了专家电话指导、网络在线答疑、现场上门服务的互动模式。
2、开展了科技特派员团队服务。全省共建立科技特派员工作站463个、科技特派团(组)196个,省里首批启动了11个省级工作站建设项目。通过建立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组建科技特派团,将服务于特定产业或区域的科技特派员聚集起来,整合人才、科技资源,形成集约效应,建立科技人员与农民之间直接联系的机制与平台。怀化市鹤城区将科技特派员分派到多个行政村,每村3人,组成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发挥了良好的服务功能。
3、发挥了科技人员的多重作用。注重发挥科技人员技术、信息、平台等优势,为派驻乡镇和企业开展多方位的服务。如耒阳市围绕农村发展,赋予科技特派员“指导员、协调员、协理员、宣传员和推广员”等五项职责,充分发挥帮扶基层、服务企业的作用。   
三、科技人才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强,科技特派员队伍稳步发展
1、拓宽了科技特派员选派范围。各地围绕科技人才需求,从优秀高校毕业生、退休科技工作者、乡土人才、科技致富能手中选聘科技特派员,充实了农村科技人才队伍。如湘潭大学李斌英毕业后回乡创业,被宁远县选聘为科技特派员,办起了特种禽类养殖基地,发展特种养殖13户,带动每户增收2万元以上。今年被评为“湖南省扎根基层建功立业优秀高校毕业生”。
2、推动了科技人才的合理流动。在科技特派员选派过程中,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形式,由选派本地科技人员向选派本地科技人员与外聘专家双重选派相结合转变,同时根据兄弟省市需求,选派了一批科技人员到外省开展技术服务。常德市聘请南京农业大学茶叶研究所黎星辉教授、云南省红河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高级农艺师李芹担任科技特派员,开展桃源大叶茶系列产品开发和朝鲜蓟栽培技术研究工作。
3、锻炼了科技人才队伍。注重将科技特派员工作与医生晋升前下乡锻炼、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等工作相结合,使科技人员、基层工作者在服务创业中扬长,在学习锻炼中补短,增强了科技人员创业意识、理论联系实际和开展科技创新的能力,使科技人员的自我价值在创业中充分体现。
四、激励政策进一步落实,激发了科技人才创业热情
1、保障了科技特派员权益和待遇。湘办[2010]12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人事保障政策,确保全省科技特派员在服务期间的各项待遇不受到影响。引导和鼓励科技特派员以有偿服务的方式开展创业服务,保护其合法收入,全年有514名科技特派员年收益在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上的达到151名。
2、深化了经济利益共同体建设。进一步引导科技特派员以市场为导向组建经济利益共同体,鼓励科技特派员自身携带资金、技术到基层创办、领办专业合作组织、建立经济实体。一年来,全省科技特派员采取资金或技术入股、租赁经营、提供技术支持等形式,通过契约方式与企业、专业大户和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369个,其中,以技术入股的231个,以资金入股的115个,组建合作经济组织或专业协会608个,创办农业企业375家。实现了科技特派员与农户、龙头企业的合作多赢。
3、选拔任用优秀人才。部分地区从业绩突出的科技特派员中选拔重用了一批有技术专长和管理才能的科技特派员。新化县农业局曾佑安、新化中医院医师邹兆平,在担任科技特派员期间工作业绩突出,分别被提拔担任县农业局总农艺师和县第二人民医院院长。
五、创业服务成效明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向好发展
1、发展壮大了农业特色产业。一是推广应用了一批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农业特派员采取开班授课、实地指导、发放科技资料、试点示范等形式,共开展技术培训1万多期,培训农民150余万人,推广新技术2462项,引进新品种2200个,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二是以创业链建设为重点实施了科技特派员项目。围绕区域特色产业、主导产业发展关键环节和瓶颈问题,共组织实施科技特派员项目1138个,项目总投资达26亿元,支撑和促进了农业产业发展。省科技厅安排专项资金300万元对42个科技特派员创业项目进行了扶持,省扶贫办共安排200万元对85个科技特派员牵头实施的科技特派员予以支持。市州、县市区加大资金投入,全年共安排项目引导资金6500万元,支持本地区的科技特派员项目。经各地推荐,实地考察,我省推荐38个具有代表性的科技特派员创业项目参加全国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共有18个项目成功晋级下一轮评选。三是培植了一批农业产业化企业。在全省农业特派员中,有超过1/3的科技特派员直接或间接参与农业产业化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他们或进驻农业企业,或深入产业基地,积极帮助解决技术、管理、销售等难题,培植壮大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如张家界科技特派员陈克昌以桑植县五?子协会为依托,与张家界奥威公司合作,在桑植县四方溪乡筹建500亩标准化生产基地,带动全乡种植五?子20万株,完善了公司的原料来源环节。
2、提升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一是提高基层卫生院管理水平。医卫特派员把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带到乡镇卫生院,帮助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提高了乡镇卫生院管理水平。二是培训农村医疗卫生工作者。医卫特派员通过临床带教、技术讲座、选送人员进修等方式,共开展骨干培训1272期,培训医务人员1.8万人次,特派员后援单位免费接受人员进修1726人次,提高了农村卫生工作者的业务水平。三是支持基层卫生院特色专科建设。医卫特派员依托自身技术专长,争取派出单位支持,帮助乡镇卫生院引进投入资金2000万元,建设特色专科295个,形成了一批技术品牌。如长沙曙光医院的退休医师曾建松,派驻芙蓉区平价医院担任学科带头人,帮助医院引进经尿道前列腺扩裂术,成功实施手术10余例。四是开展公益性群众医疗卫生服务。据统计,全省医卫特派员共接诊病人57万人次,开展手术1.3万台次,为病人减负2600万元,后援单位组织开展专家活动4400次,向基层卫生院援助器械资金9800万元,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地区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
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在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一是认识存在偏差。少数地方对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内涵理解不透,只要求科技特派员争取资金和项目,不注重引导他们进行创业;部分县市和乡镇对科技特派员工作重视不够,工作推动力不强,进展比较缓慢,效果不明显。二是建立利益共同体的比例较低。大部分科技特派员仍以技术服务为主,以市场运作方式建立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比例偏低。三是投融资瓶颈有待突破。由于资金来源渠道单一,融资途径较少,科技特派员项目资金缺乏的情况较为普遍,金融行业又暂未有针对科技特派员创业的相关优惠政策,科技特派员借贷创业资金较为不便,融资存在困难。
 
 
 
 
打印本页 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