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工作 > 工作动态
岳阳县“腾编引才”“生财”
来源:中共岳阳市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27日   【字体: 】   点击数:

  岳阳晚报讯 来自湖南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胡力,经过多轮竞争和角逐,成为岳阳县科技局的一名干部。之后他很快进入角色,负责科技资源项目库工作,对该县科技资源、科技优势、发展潜力进行了全面评估,为该县明确“十二五”科技工作重点打下了基础。这是该县实施“腾编引才”以来,招聘的又一优秀人才。

     岳阳县将机构编制规范化管理作为一项长久工程来抓,建立了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工作规则和办事流程,使每项工作都有制可依,实现了机构编制工作的“制度化”。机构编制规范化管理,助推了县域经济发展。近 9年来,该县行政事业单位净减人员1700多人,年节省开支4250万元,相当于引进了一个大型的无烟工厂。
     近年来,岳阳县通过消化行政超编人员、改革城镇退役士兵安置办法等,充分挖掘现有编制资源,列出专项用编计划,面向社会引进环境保护、公共管理、城建、规划、教育、卫生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 1200多名,其中硕士研究生34名。同时该县还突破地域、资历等界限,在核定的领导职数范围内,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科(局)级领导干部22名。随着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大大促进了工作水平的提升和工作效能的提高。该县招聘在县财政局工作的湘潭大学金融专业硕士研究生刘珍芳,通过认真研究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相关政策,仔细核算收入基数、补助基数、转移支付基数,主动与上级对接,确保了工作零差错。
     同时,“腾编引才”也使得人才的“发展效应”得到了彰显。县工业局引进的高素质人才,发挥专业特长,对接中央和省市政策,完善了项目库。通过考察论证,提出了两个陶瓷节能项目改造方案,项目改造后每年可节约原煤 1.7万吨,节电909万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6.8万吨,节省改造资金2100万元。抓机构编制管理就是抓生产力发展,抓机构编制管理就是抓财政增收。据统计,该县引进的专技人才直接和间接产生的经济效益已逾3.52亿元。
 
 
 
打印本页 纠错 关闭窗口